财经那些事2025年08月05日 07:34消息,捷成股份布局AI领域,绿通科技发力半导体,两大企业新动向引领数智化发展。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捷成股份加码人工智能布局,全资设立北京世纪捷成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最新信息显示,该公司已于近日完成注册,法定代表人为米昕,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人民币。其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通用系统开发、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同时包括数据处理、信息技术咨询及数字技术服务等前沿领域。股权结构清晰显示,捷成股份持有其100%股份,为全资控股。
此次动作不仅是捷成股份在战略层面的重要落子,更释放出传统企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的强烈信号。1000万元的初始投入虽在资本市场上不算巨额,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资金本身——表明公司正主动拥抱AI技术浪潮,试图在内容数字化、智能媒资管理等领域构建新的增长极。当前,AI正深刻重构传媒与科技的边界,捷成股份若能依托原有音视频技术积累,结合AI实现内容生产自动化、分发智能化,或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然而也需警惕:AI赛道竞争已趋白热化,缺乏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容易陷入“应用层内卷”,未来能否真正形成差异化优势,仍需观察其研发投入与落地场景的匹配程度。
绿通科技于8月4日发布公告,宣布拟使用超募资金4.50亿元受让江苏大摩半导体46.9167%的股权,并追加8000万元进行增资,合计投入5.30亿元。交易完成后,绿通科技将持有大摩半导体51%的控股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此举标志着绿通科技正式进军半导体产业,迈出多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在新能源与高端制造持续升温的背景下,绿通科技此次“跨界”并非偶然。5.3亿元的重金投入,显示出企业摆脱单一业务依赖、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的决心。大摩半导体在功率器件或封装测试等领域若具备技术积累,将有望为绿通科技在电动出行、智能控制等应用场景中提供核心元器件支持。更深层次看,这反映了当前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典型路径:具备现金流优势的成熟企业通过并购切入“卡脖子”环节,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但并购整合风险不容忽视,技术协同、管理融合、文化适配等挑战将在未来几年持续考验企业的运营能力。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强、研发投入高,绿通科技需做好长期投入准备,避免短期业绩压力导致战略摇摆。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浦东新区高质量推进标杆性金融科技集聚区建设行动方案》。文件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深化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将按规定给予资金支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政策明确支持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鼓励金融机构采购相关服务,同时提升金融科技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并配套提供资金扶持。
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浦东在打造国际一流金融科技生态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支持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落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推动,更是制度创新的体现。从智能投研、风险控制到客户服务,大模型有望大幅提升金融效率与决策精度。浦东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沿阵地,此举将吸引更多AI+金融的初创企业与高端人才集聚,形成“技术—场景—资本”良性循环。但与此同时,AI在金融系统的深度嵌入也带来新的挑战:模型的可解释性、数据隐私保护、算法歧视等问题亟需监管提前布局。政策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应同步建立动态评估与风险预警机制,确保技术进步不以牺牲系统稳定性为代价。唯有在创新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高地。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