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经济半年报显示,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新兴市场航线持续加密。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郑玮 实习生王硕
2025年上半年,在贸易形势持续变化的背景下,全国主要港口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部分港口依然保持了稳定的运营效率和吞吐量,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整体来看,港口在应对挑战中不断调整策略,为国内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整体来看,2025年1至6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亿吨,同比增长4.0%。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达到1.7亿标箱,同比增长6.9%,比货物吞吐量整体增速高出2.9个百分点,显示出集装箱运输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2025年1至6月,宁波舟山港在货物吞吐量方面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唐山港、上海港、青岛港和广州港紧随其后,分别位列全国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同期,上海港依旧保持“集装箱第一大港”的地位,宁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岛港和广州港则共同进入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前五名。
集装箱吞吐量持续高位增长的背后,新兴市场和“外贸新三样”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自2025年起,青岛、天津、泉州、珠海等主要港口相继开通直航拉美、非洲及东南亚的航线,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等“外贸新三样”产品开辟了更加高效的出口通道。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7%,显示出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带来的强劲动能。 从发展趋势看,港口航线的不断拓展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全球绿色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新三样”出口的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未来,随着更多新兴市场的开发和贸易渠道的完善,这一增长势头有望持续。
在全球贸易格局调整过程中,港口航线的变迁正反映出新兴外贸市场的巨大潜力。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其中外贸集装箱运输增速较为明显。
2025年1至6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0亿吨,同比增长4.0%。从结构来看,内贸吞吐量增长5.0%,而外贸吞吐量则增长1.8%。同期,全国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亿标箱,同比增长6.9%。其中,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0%,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9%。 从数据来看,港口整体运行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尤其是集装箱运输表现较为亮眼,显示出国内物流体系的持续活跃和对外贸易的韧性。内贸增速高于外贸,可能反映出国内经济复苏力度较强,而外贸虽增速放缓,但依然保持正增长,说明国际市场仍有一定需求支撑。总体来看,港口在保障供应链畅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年经济稳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货物吞吐量情况来看,2025年1至6月,宁波舟山港、唐山港、上海港、青岛港、广州港、日照港、苏州港、天津港、烟台港和北部湾港的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十,各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两亿吨,同比均实现增长。
其中,2025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凭借71375万吨货物吞吐量再次稳居全国港口首位,大幅领跑分列全国二、三位的唐山港和上海港,其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43357万吨和42559万吨。
目前,宁波舟山港拥有全球首个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并建立矿石、油气、煤炭三大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根据《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5)》,宁波舟山港也在最新发布的全球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排名中再进一位,跻身全球第七。
同期,青岛港、广州港和日照港3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位于3亿吨区间,分别达到37034万吨、32959万吨和32299万吨,苏州港、天津港、烟台港和北部湾港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位于2亿吨区间,分别达到29920万吨、29637万吨、26937万吨和23841万吨。
从增速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国货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北部湾港和烟台港均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增长,同比增幅分别达到8.7%和6.4%。
其中,海铁联运网络的进一步打通和港口作业效率的持续提高为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攀升提供支撑。2025年上半年,北部湾港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突破25万标箱,单班倒运最高作业量同比增长37.6%,服务网络覆盖18个省、74个城市、160个站点。
从集装箱吞吐量情况看,2025年1-6月,上海港仍稳坐全国“集装箱第一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06万标箱,同比增长6.1%,宁波舟山港紧随其后,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05万标箱,同比增长9.8%。
上海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港国际航行船舶的进出次数达到2.3万艘次,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其中,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和国际邮轮的艘次分别增长了2.6%、13.5%和80.1%。
为持续吸引国际船舶停靠,上海也在发力优化高端航运服务能力。2025年上半年,全国首例在船舶修造厂码头开展的“船对船”保税液化天然气(LNG)加注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完成,为集装箱船至少节约了2天时间和20万美元以上租金。
同期,深圳港、青岛港、广州港和天津港四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千万标准箱,分别达到1723万标箱、1638万标箱、1364万标箱和1225万标箱,其集装箱吞吐量位列全国港口前六名。
从增速看,2025年1-6月,深圳港和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两位数以上正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8%和10.1%。以深圳港为例,集装箱吞吐量的双位数增长背后是深圳进出口业务的持续增长和“新三样”产品的加速出口。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全市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元,其中出口1.31万亿元,进口8588.6亿元。深圳在进出口和出口规模上均位居全国城市首位,进口额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额达到518.2亿元,同比增长21.1%。
此前,为提升港口服务能级,深圳海事局已指导相关企业制定光伏储能产品海上运输安全标准,并开设新能源汽车海上运输监管服务绿色通道,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大型储能柜的海运成本分别最高下降了50%和30%,保障“新三样”成为深圳出口新的增长点。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尽管今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持续提高,但全国主要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
整体来看,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60余个全国主要港口中,有超过40个港口2025年1-6月集装箱吞吐量实现正增长,其中深圳港、北部湾港、唐山港、洋浦港、温州港等20余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
集装箱吞吐量的高速增长背后,新兴市场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428万标箱,同比增长23.7%,成为推动外贸集装箱运输增长的关键力量。
从航线布局看,据南方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上海港已新增12条国际航线,深圳港盐田港区新增11条国际航线,广州港也净增7条外贸航线,拉动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285条,其中外贸航线179条,成为“一带一路”航线最多的港口之一。
同期,大连港先后开通至南非、地中海、墨西哥等地区的滚装出口航线,天津、泉州、珠海等港口相继新增直航拉美、非洲及东南亚的航线,青岛港则重点拓展南美、中东市场,新增11条集装箱航线。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港口航线的调整也反映出外贸市场的新趋势。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实现增长,在保持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新兴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其中,对非洲的进出口额达到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对中亚的进出口额为3572亿元,增长13.8%。这表明,中国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正在不断加深,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整体来看,中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正逐步显现成效。
从出口产品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为应对外贸市场变化,2025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创新推出“海铁快线中欧快航”双快物流模式,承担着长三角及长江中上游地区60%以上“新三样”海运出口任务。该港口重点打造“义乌—宁波舟山港—迪拜”“皖甬欧”等“双快”物流通道,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开辟了新的运输路径。
数据显示,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航线总数已达到308条,新增包括“双子星联盟”、中东航线CLAN等在内的多条国际航线,同时接靠“2万标准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达210艘次,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国际物流枢纽的地位。这些数据反映出宁波舟山港在拓展全球航运网络、提升服务能力方面的持续努力,也体现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随着航线和船舶规模的不断优化,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在山东,青岛港今年新增航线数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包括4条“一带一路”航线、3条南美航线以及中东、北美等重要方向的航线。截至2025年6月底,青岛港集装箱航线总数已超过230条,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同期,山东日照港也开通了由宁波远洋负责常态化运营的首条西非航线(外贸散杂货运输航线),该航线从山东日照出发,航程约50天,最终抵达非洲西海岸的拉各斯港。
在广西,今年4月,“北部湾港—阿布扎比”中东航线正式开通。这条横跨4800海里的直达航线,相比传统中转路径可节省4至6天的航程时间,有效提升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贸易效率。 该航线的开通不仅缩短了物流时间,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经贸联系。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不断调整的背景下,这样的航线布局有助于增强区域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和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持续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努力。
截至5月底,北部湾港目前共开通了84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其中外贸航线有52条,其全球航线网络已延伸至北美、南美、非洲、印度、巴基斯坦等广泛地区。
在全球贸易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不断加密的港口航线网络正推动形成一个价值万亿的外贸新市场。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