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财经脉搏,洞察投资热点

专业财经资讯平台 实时追踪全球金融动态

AI干活将爆发?王兴兴:这是变革前夜

AI将改写商业版图?王兴:这是变革前夜

财经那些事2025年09月14日 09:40消息,王兴兴最新发声:AI干活将迎爆发性增长,未来已来。

   9月11日,多位科技领域的前沿专家在2025年外滩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分享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时代最新趋势的见解。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表示,当前真正让人工智能实现高效、稳定工作的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尚未迎来全面爆发,但正处在快速发展的临界点。 他认为,尽管AI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复杂场景下的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上。这一领域仍有巨大的探索空间,未来有望迎来大规模的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真正“干活”的时代或将加速到来。

   王兴兴:现在是“AI干活”大规模爆发性增长的前夜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表示,目前具身智能的发展在高质量数据获取和模型算法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数据层面,采集和质量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同时数据的使用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模型层面,当前多模态数据的融合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在机器人领域,模型与实际控制模态之间的对齐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尽管存在挑战,但王兴兴对未来依旧十分乐观,他认为,现在创新创业的门槛已经大幅降低,年轻创新者迎来了好时代,真正可以用AI工具去实现新创意。“真正让AI干活,这个领域还是一片荒漠,现在还在大规模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对我个人而言,这个时代是非常激动人心的。”王兴兴说。

   王坚:开放的数据和计算资源是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

   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指出,2025年,开源将成为AI竞争中的关键因素。从代码的开源转向资源的开放,标志着AI时代的一次革命性转变。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发展的重要环节,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之间的选择,正成为决定AI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在太空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王坚指出,继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出现第四类卫星,即“计算卫星”。

   5月14日,之江实验室第一次把12颗卫星同时送上了天,在这12颗卫星组成的星座上,第一次把8B参数模型放到太空中去。王坚解释,这是把一个跟地面上一模一样、完完整整的大模型送上了太空。这12颗卫星到了太空后,能保证只要卫星到达的地方,就可以完成对所有数据的处理。

   王坚说,这个项目被命名为“三体计算星座”,旨在通过无数个主体共同构建这一星座,实现太空资源的共享,并在未来让每一颗卫星都向全球任何个人开放。这也将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奠定基础。当卫星被送入太阳轨道后,数据几乎无法传回地面进行处理,因此唯有将人工智能和计算能力送入太空,人类才有可能真正迈向宇宙深处。

   韩歆毅:AI医疗的出路是人机结合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分享了蚂蚁在AI医疗健康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谈及进入该领域的原因,韩歆毅指出“刚需与高频”的双重特点。他提到,虽然医疗属于低频事件,但健康管理则是高频需求,两者的结合为AI的深度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韩歆毅认为,AI医疗的终极目标是能够像专业医生一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且可信的建议,涵盖对用户身体状况的全面了解以及持续的健康管理。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通用大模型仍难以取代垂直领域的专业大模型。专业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护城河,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模型对用户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这种深度的认知能力,正是许多基础通用大模型难以实现的。 在我看来,医疗领域对精准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任何偏差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专门针对医疗场景优化的模型,不仅在技术上更具针对性,在实际应用中也更值得信赖。未来,随着数据积累和算法进步,垂类模型有望在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韩歆毅表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I在医疗领域更应扮演医生的助手角色。有专家指出,“AI医疗唯一的出路就是人机结合。”他进一步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名医能够“分身有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和疑难杂症的诊疗中,同时为基层医生提供强有力的辅助,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朱啸虎:下一个字节、小红书今年应该已经成立

   在AI领域,明年应用将会迎来大爆发,下一个字节、下一个小红书可能在今年已经成立,创业者将面临诸多机会,大家应该勇敢地去探索这片星辰大海。在谈及AI商业模式与创业机会时,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表示。 当前正值2025年9月,AI技术的快速演进正在重塑各行各业,尤其在应用层面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社交、内容到企业服务,AI正逐步渗透到更多场景中,为创新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不仅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试错的勇气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字节跳动、小红书这样的平台,或许正是由新一代创业者在AI浪潮中崛起的缩影。未来,谁能在技术与场景结合上找到突破口,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行业标杆。

   朱啸虎对发展迅速的AI企业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美国的AI创业更多集中在B端市场,而中国则在C端领域表现更为突出。“AI领域的竞争往往体现在AI之外,通过在AI之外打造差异化的用户体验,有很多创新的‘方式’和‘策略’。”他表示。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AI干活将爆发?王兴兴:这是变革前夜

2025-09-14 09:40

2025全球总部经济峰会引爆北京,楼宇经济新未来启航

2025-09-14 09:39

与巨头争锋:追觅如何突围大家电红海?

2025-09-14 09:35

我国制造业十五连冠背后的新动能

2025-09-09 11:13

中金预测:2027年国内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将突破231亿大关

2025-09-09 09:36

输配电价将迎大变革,新机制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5-09-09 09:32

锐科激光突破技术壁垒,首推万瓦级近基模光纤激光器

2025-09-03 09:43

护航出海路,上海企业获合规体检新礼包

2025-09-03 08:34

3万亿净利背后的产业升级密码:5432份中报揭示中国经济新逻辑

2025-09-03 08:29

康养生态再升级,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畅谈未来布局

2025-09-01 00:11

AI赋能未来出行:佳都科技王凯揭秘智慧交通新图景

2025-09-01 00:05

中信证券:AI浪潮引爆光纤革命,空芯光纤暗藏千亿级新风口

2025-08-30 12:54

一天狂开四店、SKU破5000!京东折扣超市闪电落地宿迁

2025-08-30 12:53

一库清水润万家:丹江口探索生态经济双赢新路径

2025-08-30 12:47

SaaS巨头竞逐AI Agent:垂直行业智能化革命爆发前夜

2025-08-30 12:46

进口矿产闪电通关,出口锂电提速超八成——海关新政引爆贸易新速度

2025-08-25 15:06

破局‘缺陷检测’困局:创锐光谱携颠覆性技术引爆泛半导体赛道

2025-08-25 15:05

日系三强财报揭密:关税压力下利润分野,中国战场成胜负手

2025-08-21 13:26

智慧养老新范式:腾讯SSV与姑苏共筑社区互助养老未来

2025-08-21 12:24

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新高地,浙江启动数贸改革新篇章

2025-08-21 12:20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与这些优秀平台共同构建财经信息生态

科金社
www.wjgs222.cn 访问网站
科技快讯
news9999.cn 访问网站
文化潮流网
www.kouc.cn 访问网站
量子财讯
www.360shoulu.com 访问网站
查看更多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持续增加中,欢迎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