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那些事2025年09月09日 09:31消息,全球资本关注中国科技创新,QFLP基金为科创注入新活力。
今年8月,启明创投设立的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已在昆山落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启舜QFLP已完成对苏州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的首笔出资,目前还有多个项目处于投资准备阶段。
昆山方面表示,启舜QFLP项目的顺利落地,将有力推动国际资本与本地产业的深度结合,为昆山企业带来更多金融资源,从而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项目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金融业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引领意义。
在QFLP领域取得显著成果的还包括无锡。据无锡当地媒体报道,截至今年上半年,无锡全市累计设立QFLP基金51只,总规模超过50亿美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4只QFLP基金,规模约11亿元,将重点投向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各地政府对QFLP基金的落地高度重视。在实际操作中,虽然资金募集主要由基金管理人负责,但这一过程也能带动与地方在产业布局及未来人民币基金设立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一位创投行业人士表示,受托管理QFLP基金不仅能够发挥专业基金管理人的优势,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参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机会和工具。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QFLP机制为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更灵活的路径,同时也为本土基金管理人拓展了业务空间。这种模式在推动资本与产业融合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升地方经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回溯历史,上海在2011年1月发布《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正式拉开QFLP试点的序幕。
作为一项制度创新,QFLP凭借灵活结汇、投资便利、被投企业友好、自身税收简洁、减持优惠等优势,成为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市场的主要路径之一。去年以来,多地QFLP试点工作提速:各地在制度层面竞相修订完善试点办法,同时加快推动基金设立与落地,逐渐形成制度优化与市场实践相互呼应的局面。
一方面,多地持续优化完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政策。2024年初,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深圳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办法》,标志着深圳QFLP试点政策的第三次修订;2024年底,无锡在原有《无锡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办法》基础上,发布QFLP试点政策3.0版的《无锡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办法》;今年4月,《天津滨海新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办法》正式公布,在投资范围、申请流程、资金汇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从这些政策调整可以看出,各地正积极回应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通过制度创新提升政策吸引力。QFLP试点的不断升级,不仅有助于引入更多国际资本,也为国内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未来外资在华投资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有望进一步增强,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另一方面,加速新设QFLP基金正逐渐成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式。通过引入境外资本,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前沿领域,这些QFLP基金不仅为初创科技企业拓宽了股权融资的渠道,也带来了国际化的治理经验,助力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我看来,QFLP试点的持续推进,体现了我国在资本市场开放方面的积极态度,也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融资选择。这种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境外资本的参与也有助于优化国内创新生态,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
今年4月天津滨海发布QFLP试点新规同期,易达资本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项目落户天津高新区。根据规划,易达资本QFLP项目落户高新区后,将帮助新能源装备、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更多先进方案对接中东及全球市场,同时为亚太新兴市场引入中东主权财富资本,构建双向赋能的跨境资本与产业生态圈。
据财联社报道,易达资本已在天津、安徽、浙江设立QFLP基金,将在江苏、广东等沿海经济大省设立QFLP基金,并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人民币基金。
有受访者指出,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在QFLP基金的合作方选择上即积极又审慎,往往倾向于与产业规划契合度高、团队背景和投资理念与本地科创产业“基因”相符的机构携手,共同推动区域科创生态发展。
本报此前也曾报道,昆山创控集团和启明创投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21年,前者管理的产投母基金也是启明创投第七期人民币基金的出资人之一。
截至当前,昆山创控集团联合启明创投在昆山发起设立的昆山市启明融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参与投资大模型“六小虎”智谱AI、具身智能“新四小龙”银河通用等一批科技企业,并成功引进此芯科技、支持本地企业昆高新芯发展。
新设立的昆山市启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规模为2亿美元,将主要聚焦于科技、医疗创新等领域的早期和成长期优质企业。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表示,将以QFLP项目落地为契机,围绕昆山重点产业领域探索创新投资模式,进一步加强投资布局,在基金招商和引进外资等方面深化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助力昆山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基金早已不仅是单纯的融资工具,更成为推动产业、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重要纽带。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意识到,基金的作用已从传统的资金支持延伸至战略引导、资源整合和生态构建等多个层面,成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我看来,基金的这种转型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成熟,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主动作为。通过科学合理的基金运作机制,可以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同时,这也对基金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政策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支持产业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
作为创新资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QFLP基金在推动国际资本与本地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持续聚集创新性资金,并与股权母基金、产业并购基金等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打造支撑地方产业升级的“金融活水池”。
今年5月,由弘晖基金发起的重庆市首只生物医药类QFLP基金已在重庆国际生物城正式落地。这一举措标志着重庆在吸引外资、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QFLP基金,其设立不仅有助于提升本地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也将为重庆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弘晖基金在医疗领域参与的代表性项目包括联影医疗、康龙化成、迈瑞医疗、泰格医药、鱼跃医疗等。根据其与重庆国际生物城公布的信息,双方合作的预期目标主要包括:首先,精准填补创新药研发及高端智能医疗设备等长周期项目中的资金缺口,重点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其次,推动外资药企区域总部落户重庆,加快聚集海外技术人才等全要素资源。
重庆国际生物城披露的信息显示,该只QFLP基金规模1亿美元,预计今年到账外资800万美元,主要用于优质生物医药项目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弘晖基金的另一只人民币基金近期也在重庆落地,两只基金均设立在巴南区——这印证了之前的观察:QFLP基金不仅是投资机构与地方国资在相互信任与合作基础上取得的成果,也成为推动创新资本生态建设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投资工具。
据重庆当地媒体报道,弘晖渝邑基金的总规模为5亿元,其中80%的资金将用于投资医疗大健康领域。这是由重庆市南部新城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弘晖团队联合发起的重庆市首只智慧医疗装备基金,重点聚焦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耗材等核心领域,致力于布局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十余年过去,QFLP基金从制度创新逐步迈向实际应用,正日益成为连接全球资本与本土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纽带,助力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QFLP基金的落地实施不仅体现了我国在金融开放方面的积极尝试,也反映出对国际资本参与国内科创产业的高度重视。这种机制的成熟,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的活力与创新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QFLP基金对于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而言,不仅提升了投资效率与灵活性,也成为海外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渠道。相较于人民币基金在助力产业引入方面的功能,QFLP基金因具备更长的存续期限,能够更持久地陪伴企业成长,从而更好地发挥专业管理人在价值发现与价值投资方面的优势。
对于地方国有资本平台而言,推动设立QFLP基金能够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吸引更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助力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随着基金的设立与逐步落地,长期资本、创新资本和耐心资本将不断汇聚,不仅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提升了经济体系的韧性。
无论是为企业提供长期成长资金,还是为地方产业发展引入多元化的投资力量,QFLP制度持续展现出其独特优势和强大的投资潜力。 在我看来,QFLP的不断推进不仅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灵活的机制和开放的政策导向,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资本参与国内市场的建设,推动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这一制度的完善与实践,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更多QFLP基金投入运作并进入投资阶段,这类基金在优化资本配置、促进产业链协同、助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将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有望成为推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金融工具。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