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那些事2025年09月20日 00:57消息,北京东城设立3000万奖金,激励AI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打造全国AI创业高地。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科技格局和产业生态。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此背景下,一场聚焦AI前沿创新、连接资本与技术的全国性赛事——2025“创新硅巷 • 集贤东城”全国人工智能科创大赛正式启幕,标志着我国在推进“人工智能+”战略落地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本次大赛由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联合主办,南京银行、华夏银行作为联合主办单位深度参与,展现出政产学研金协同发力的鲜明特征。承办单位包括北京市东城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文创板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龙门育英加速器有限公司,协办方阿里云、铜领未来则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支撑。特别支持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管理委员会全程护航,确保政策资源精准对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家权威行业协会作为支持协会,涵盖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主要经济区域,形成了横跨南北、联动东西的全国性创新网络。此外,包括达晨财智、松禾资本、元禾控股、启迪之星创投、国科创投在内的数十家知名投资机构加入支持单位阵容,彰显出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持续看好的信心。
从赛事设计来看,本届大赛设置了三大核心奖项:最佳技术创新奖、最佳场景应用奖、最佳产业协同奖,每类奖项各设3个获奖名额,既鼓励原始技术创新,也强调技术落地能力与产业链整合潜力。这种多元评价体系反映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现实需求——技术突破必须与产业实际深度融合,才能真正释放价值。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极具吸引力的奖励机制。获奖项目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的基金直投,并通过投贷联动机制获取总额最高2000万元的银行贷款支持。这一“股债结合”的金融赋能模式,极大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项目还将被优先推荐至北京市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形成多层次资本助力链条,这在全国同类赛事中实属领先。
除了资金支持,大赛还提供涵盖企业运营、人才服务、子女教育、工作居住证等一揽子政策礼包,直击初创企业发展的痛点。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落户、住房、教育等资源紧张的背景下,这类配套服务具有极强的现实吸引力,体现出东城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决心与诚意。
赛程安排科学紧凑,自即日起启动报名,初选将于2025年10月进行,复赛持续至11月,决赛定于2025年11月底举行。整个流程覆盖线上评审、路演答辩、尽职调查、创业辅导等多个环节,尤其在决赛前设置专家一对一辅导机制,帮助优质项目打磨商业逻辑和技术方案,体现了赛事不仅重结果,更重过程培育的专业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评审委员会由来自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及产业界的资深专家组成,确保评审兼具专业性、公正性和产业导向。评审维度涵盖技术创新性、应用前景、团队实力和商业模式等关键要素,避免“唯技术论”或“唯背景论”,真正实现以项目质量为核心评判标准。
参赛门槛明确而务实:要求参赛方为国内注册企业,项目属于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且无重大失信记录。这些条件既保障了项目的合规性,也为真正有实力的创新主体提供了公平竞技的舞台。报名方式便捷,可通过官网提交材料,组委会将通过短信或邮件反馈审核进展,提升参赛体验。
作为观察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动向的重要窗口,此次大赛不仅是技术比拼的擂台,更是资源整合的平台。它背后折射出一个清晰趋势:人工智能已从单一技术竞争转向生态系统的全面较量。谁能在技术、资本、政策、人才、应用场景之间构建高效闭环,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进入新一轮爆发期,我国正处于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转变的关键阶段。2025“创新硅巷 • 集贤东城”全国人工智能科创大赛的举办,正是响应国家战略、激发基层创新活力的具体实践。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场赛事将催生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大赛现已全面开启报名通道,官方网站为 https://www.aifunded.cn/competition.html。有意参赛的企业可联系周老师(18515121526)、杨老师(13436693215)或王老师(13366705845),了解更多详情。在这个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可能改变未来,每一个创业梦想都值得被看见。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