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财经脉搏,洞察投资热点

专业财经资讯平台 实时追踪全球金融动态

香港科创热涌,创投机构加速布局港岛办公室

港岛新地标崛起,风投巨头抢滩科创高地

香港科创氛围日益浓厚,创投机构纷纷开设办公室,加速布局科技创新领域。

   随着二级市场港股IPO持续升温,一级市场中港投公司等也加大了对香港的投资力度,推动香港科技创新生态逐步壮大,对创业投资机构的吸引力日益增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开始筹划组建香港本地团队,并在当地开设新的办公场所。 从当前趋势看,香港在科创领域的布局正逐步深化,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与产业资源的联动上展现出更强的活力。这不仅为本土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也为外部资本进入创造了更便利的环境。对于创投机构而言,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的重要枢纽,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未来或将成为更多机构布局的重点区域。

香港科创热涌,创投机构加速布局港岛办公室

   今年5月,孚腾国际正式成立,是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具有并购基金背景的晨壹基金今年也在香港开设了办公室,并启动了新的美元基金;专注于早期投资的中科创星,在西安、北京和上海均设有办公地点,今年计划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以加强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布局。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并将香港作为拓展国际业务的起点,创投机构也逐渐加快了在港布局的步伐。在香港设立办公室,不仅有助于创投机构更紧密地对接本地资源,还能为所投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拓展、上市进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对于科创企业而言,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的重要桥梁,具备成熟的金融体系和开放的市场环境,是其走向全球的重要跳板。而对创投机构来说,深入本地市场,不仅能提升服务效率,也有助于把握更多投资机会,实现资本与项目的双向赋能。这种合作与协同,正在推动科技创新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同时,香港在一级市场早期投融资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和科技资源,同时随着“创科产业引导基金”等政策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本地创业生态的发展,使香港逐渐成为创业企业和投资机构青睐的热土。对于内地许多人民币投资基金而言,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也为它们拓展国际化业务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战略支点。 我认为,香港在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方面的持续发力,正在重塑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特别是在支持初创企业方面,香港正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优势,吸引更多资本与人才汇聚。这种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自身的创新动能,也为内地资本提供了更广阔的布局空间。未来,随着两地合作的不断深化,香港有望在跨境投融资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桥梁作用。

   香港资本市场重新闪耀

   今年以来,香港市场正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老虎集团CFO、老虎证券香港CEO曾庆飞表示,自去年9月以来,香港资本市场明显回暖,交易额、换手率以及上市公司规模均出现显著增长。今年上半年港股融资额突破1000亿港元,同比激增700%。目前有超过200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上市,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 从当前形势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进一步巩固。随着政策环境的优化和市场信心的恢复,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香港作为融资和发展的首选地。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的活力,也预示着香港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重要性持续上升。

   三四年前,若被投企业因A股上市受阻而考虑转向港股,业内常会心存疑虑,甚至建议企业再观望一段时间,争取在A股挂牌。但近年来,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投资机构,对港股的态度已发生明显转变。如今,香港已逐渐成为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中国企业的主要上市选择之一。博原资本合伙人丁浩表示,这种变化反映出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港股自身吸引力的提升。 从当前趋势来看,港股不仅在制度上更加灵活,也更契合一些科技、医疗等新兴行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随着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加深,港股的国际认可度也在持续提升。对于寻求国际化布局的企业而言,港股正成为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选择。

   据了解,博原资本是博世集团成立的专注于中国深度科技领域的市场化投资平台,主要投资方向包括可持续交通、智能制造及物联网、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碳中和”等领域。其投资的黑芝麻智和佑驾创新能在去年登陆港股市场,同时还有一系列被投正在筹备香港上市。

   晨壹基金合伙人章童认为,香港资本市场正在重新崛起,并且速度非常快。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央大力政策支持以及制度创新红利,另一方面,更深层次驱动因素是内地企业基于出海全球化战略的主动选择。

   许多被投企业在当前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内卷竞争加剧、增速放缓以及地缘政治带来的产业链重构等,这导致出海成为许多被投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必选项。香港资本市场拥有良好的国际投资人基础和很好的法治环境,因此成为许多企业出海的首选。

   过去,中国企业主要是产品出海,以销售为主,将产品销往海外。随着产业链重构,现在很多企业是产能出海,整个销售体系架构可能在海外重新构建,这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需求。香港通过各种政策吸引全球顶尖人才,重点布局硬科技、生命科学等前沿产业,为创新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拓展的全链条支持,作为投资机构,鼓励被投企业抓住制度红利,尽快借助香港资本市场优势实现全球化布局。

   我们最近已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希望借助香港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天星医疗创始人董文兴表示。 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选择在香港上市不仅有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也能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对于医疗行业而言,资本的支持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此次递交招股书,显示出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优质医疗企业的认可与期待。

   据了解,天星医疗是一家致力于提供运动医学全面临床解决方案的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自启动全球商业网络建设以来,其产品已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过去三年,公司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0%,尤其是海外市场的收入增长显著。

   董文兴坦言,公司业务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在营收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香港作为国际化的融资平台对公司发展非常重要,在提升公司在全球的品牌力、吸引国际化人才、快速做好国际融资平台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一级市场早期投资生态加速完善

   除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崛起对拟上市企业具有强大吸引力,香港在一级市场早期投资生态方面的建设也持续得到加强和完善。 我认为,香港在资本市场和投资生态上的持续优化,不仅为更多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也为早期创新项目注入了更多活力。这种发展态势有助于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同时也为整个大湾区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中宣布,香港将设立100亿港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通过成立母基金,进一步引导市场资金投入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半导体与智能设备、先进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旨在系统性地构建创科产业生态圈。 这一举措体现了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决心与布局,显示出特区政府对未来发展重点的高度聚焦。设立专项引导基金不仅有助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也为本地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香港凭借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开放的营商环境,具备成为创新科技高地的潜力。然而,如何有效管理基金、确保资金精准投放,并形成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仍需长期观察与持续优化。

   并且,港投公司正持续发挥其作为“耐心资本”的作用,通过引导和杠杆市场资金,进一步推动创科企业在香港落地生根。据悉,港投公司因在招商引资与科技创新培育方面的角色,被外界称为“港版淡马锡”。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引入思谋科技、百图生科、银河通用等多家知名人工智能企业,为香港科创生态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当前发展态势来看,港投公司的布局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更多成长机会。其以长期视角支持科技创新的模式,对吸引优质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更多资源的汇聚,香港有望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今年9月17日,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指出,备受关注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将于2026—2027年度启动,由政府积极引导市场投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

   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表示,香港早已不再是传统的“贸易中转站”,而是进阶为“超级增值人”——为企业提供创新生态、人才、市场、资本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全面赋能。香港的创新生态正在加速成型。政府投入超过2000亿港元推动科创,北部都会区和新田科技城可以为创新企业提供土地空间。而人才方面,香港拥有5所全球百强高校,通过“高才通”“优才通”等计划已吸引超过20万高端人才落户,“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地”的定位日益清晰。

   “香港有许多发展科创的配套支持政策,作为最早一批在内地开展实业与投资布局的港资背景机构之一,搭建‘香港产业资本平台’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战略发展方向之一。”溢倡资本董事长曹志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据了解,依托家族核心成员在港及国际的资源网络,溢倡资本正积极布局跨境资本协作,打造“香港产业资本平台”。具体而言,溢倡资本与香港特区政府相关机构如港交所、香港科技园、数码港、各大高校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建立联系,促进内地优质科技创新项目与海外资源的对接,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境外融资、资本对接及国际化发展支持。该平台计划通过设立产业基金、香港产业加速器等载体,整合项目路演、资本引导和国际资源对接等多项功能。

   近日,溢倡资本与母基金周刊(FOFWEEKLY)发布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携手,推动内地与香港在科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未来,双方将联合在港央企等合作伙伴,周期性分赛道、分阶段组织内地科创企业及GP赴港,与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在港VC/PE、母基金、主权基金、家族办公室及IPO基石基金等外资机构进行深入对接。

   内地创投争设香港办公室寻求国际化

   随着香港科创生态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内地的创业投资机构开始在港设立办公室,积极布局国际化业务,以把握区域创新机遇。 我认为,这一趋势反映出内地创投机构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与创新枢纽地位的认可。香港在科技、法律、金融等领域的优势,为内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跳板。同时,这也预示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未来两地在科技创新与资本流动方面的互动将更加紧密。

   今年5月,孚腾国际正式成立。近日,在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六届鹭江创投论坛的香港投资专场活动中,孚腾资本孚腾国际(香港)总经理张森森表示,孚腾国际的主要目标是协助孚腾体系内的被投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并将香港作为企业出海的首选起点。 

   今年8月底,上海国投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带队访问香港,孚腾资本负责人、孚腾香港团队参与陪同。据了解,为支持优秀科创企业对接香港资本市场,访问团此行专门带领部分被投优秀企业代表,集中拜访了香港交易所。

   除了上海国投旗下的孚腾,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包括多家国资机构在内的多方力量计划在香港设立办公室。与此同时,晨壹基金也已开始布局香港业务。今年8月,港交所宣布任命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团前董事会主席张勇为港交所旗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 从当前的动向来看,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的重要枢纽,其战略地位正在进一步凸显。国资机构和知名企业的布局,反映出对香港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调整的背景下,香港在金融、投资及跨境合作方面的优势依然明显。而张勇的加入,也为港交所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更多资源与视角。这些举措或将推动香港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一些早期投资机构也正筹划将业务拓展至香港,例如中科创星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加强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布局。

   “在大湾区,香港拥有强大的科技发展实力,高校和科研人才资源丰富。因此,我们决定未来在这里设立办公室。同时,在香港设立办公室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国际化水平,对于硬科技企业而言,走向海外市场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今年6月,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如是表示。

   香港正全力推进其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建设,对风险投资机构而言,把握香港科技创新发展的机遇,就是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不少人民币投资基金也正积极寻求双币化布局,而香港则被视为内地人民币机构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跳板。一位在今年频繁往返香港的创投机构合伙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与这些优秀平台共同构建财经信息生态

科金社
www.wjgs222.cn 访问网站
科技快讯
news9999.cn 访问网站
文化潮流网
www.kouc.cn 访问网站
量子财讯
www.360shoulu.com 访问网站
查看更多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持续增加中,欢迎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