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那些事2025年08月05日 08:46消息,高温催生花式避暑,文旅融合引领新风尚,文博与赛事成夏日旅游新热点。
2025年暑期,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40℃以上的极端高温,屡次打破历史记录,引发全国范围内的避暑旅游需求大幅增长。
“天气太热,张女士来自江苏,刚从安吉度假归来,她表示这次旅行最让她难忘的是和朋友在民宿附近溯溪,一起拍照、抓小鱼小虾,体验了轻松自在的休闲时光。她提到自己并不想走马观花地“特种兵”式旅游,而是更倾向于选择环境优美的民宿,好好放空自己。对她来说,离家近、有山有水的地方,首选还是浙江。 这样的旅行方式反映了当下越来越多人对慢节奏生活的追求。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渴望逃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通过亲近自然来放松身心。而像安吉这样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正是满足这种需求的理想目的地。民宿作为承载这种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不仅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让人更容易融入当地的文化与自然之中。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避暑”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涨45%,“避暑游”搜索量环比暴涨近200%,社交平台上关于“求推荐凉快城市”的求助帖数量显著增加。这反映出随着气温持续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寻求清凉的旅游目的地。在炎热天气的推动下,避暑成为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也折射出公众对生活质量与舒适体验的更高追求。
根据各大平台发布的暑期旅游趋势显示,长线避暑成为主流,游客大量向西部和东北地区迁移,同时反季节出境避暑也备受青睐;短途避暑则以空调、戏水和夜游为主,诸如“躺平式”漂流、博物馆夜间游览等成为热门项目。与此同时,相关旅游目的地的机票和酒店预订热度均有所上升。
2025年暑运周期已接近半程,避暑旅行正迎来高峰。根据同程旅行发布的报告,受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温天气影响,大量游客选择前往西部及东北地区避暑,长线旅行订单占比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超过10%。环线自驾游、昼伏夜出的塞外观星游等特色玩法,成为今年夏季避暑旅行的热门选择。 从出行趋势来看,人们在面对极端高温时,更倾向于选择气候相对凉爽的区域进行短途或长途旅行。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气候变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显示出旅游消费正在向更加个性化和体验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自驾游的普及,跨省甚至多省联动的旅行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总的来看,避暑游呈现“一路向西”的特征。
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7月期间,青海西宁、西藏拉萨、宁夏银川、云南丽江、贵州六盘水、甘肃甘南州、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阿勒泰地区、四川甘孜州康定市以及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成为中长线跨省游用户较为青睐的目的地。墨迹天气的数据显示,这些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7℃至26℃之间,是名副其实的避暑旅游胜地。
来自南昌的曹女士利用暑假期间,带着家人前往云南旅游。她提前查阅了相关攻略,了解到云南气候宜人,于是通过社交平台预订了民宿小院。一行人先乘坐高铁抵达昆明,游览一番后,再转乘交通工具前往大理。
作为避暑的重要枢纽,昆明凭借日均约170趟高铁班次,构建起“2小时避暑度假圈”,连接楚雄火把节、大理洱海深度游等旅游场景。
“适合一家3口人居住的民宿价格都有点高,而且普遍需要提前预订。”曹女士向记者说道,“我们属于旺季出行,订的大理海景房平均一晚1300左右。”美团数据显示,七月以来,云南酒店民宿预订量环比增长42%,餐饮消费环比提升62.6%。大理则吸引大批年轻游客长住,“住宿+旅拍”“住宿+钓鱼”套餐吸引游客常住一周。
记者注意到,“避暑圣地”的一些热门景区游客数量已接近饱和或再创新高。
安顺旅游集团黄果树景区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暑期开始以来,黄果树景区便迎来大量游客,日均接待游客数量接近5万人。7月26日,景区发布通告称:“当前游客数量已接近饱和,为确保景区安全秩序及游客的参观体验,景区将停止当天的售票工作,线下窗口仅负责处理已在线预约的特殊票种核验事宜。”
来自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数据显示,青海湖同宝山景区迎来旅游高峰。7月25日17时至26日21时,进入景区的自驾车辆数量达到3694辆,单日游客人数达9235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省内游客为7989人次,占总游客量的86.5%;省外游客为1246人次,占总游客量的13.5%,景区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
随着游客数量迅速增加,带动了机票和酒店消费的同步增长。OTA平台数据显示,7月1日至24日,国内机票和酒店预订热度增长最快的10个省份中,西部地区占据六成以上。其中,青海省的机票和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幅均超过40%,位居全国第一。云南、内蒙古、贵州、甘肃、广西、新疆的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幅也都超过20%。同时,东北三省的酒店预订热度环比也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
根据华住集团的数据,其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酒店出现了爆满现象。7月1日至7月21日期间,一线城市中,深圳以91%的入住率位居第一,北京和上海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在二线城市中,沈阳、昆明、福州、南宁、大连等气候较为凉爽的城市,酒店整体入住率也超过了90%。部分三线城市表现突出,漯河以接近100%的入住率成为三线城市中的第一名,梧州和吉林市则分别以95%和94%的入住率排名第二和第三。四线城市中,鸡西市和双鸭山市的酒店入住率均超过100%。
在南京某高校工作的崔女士一到暑期就早早地回东北老家避暑,“长春气温很适宜,虽然较以往上涨,但在家基本不用开空调,回家的机票价格和往年相比也没有太大波动。”
每年夏季,溯溪漂流、踏浪戏水都是人们对抗暑热的热门玩法。拥有丰富瀑布溪流资源的浙江省安吉县,是浙江县域目的地的“顶流”。同程旅行数据显示,7月1日至24日,安吉县酒店预订热度环比上月增长超过70%,增速位居浙江全省县域目的地第一,部分度假酒店周末房型提前5天售罄。
刚从安吉旅游回来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暑期订房很紧张,我们订的那家民宿当时就只剩一间,价格也比平时贵,但后面别人想去都订不到了。”
有意思的是,除传统亲水项目之外,“躺平式避暑”异军突起。浙江安吉的“窝囊漂流”颠覆传统漂流模式,平均水深仅0.5至0.8米,游客无需划桨搏击激流,只需穿着救生衣随波慢漂,某平台单日门票销售额近40万元。该项目与“窝囊蹦极”“窝囊爬山”并称“三件套”,成为家庭亲子及年轻游客的新宠。项目负责人透露,周末高峰期日均客流量达六七千人,“窝囊旅游”的走红,恰好满足了年轻人对“悦己”“放松”“反差”的消费需求。
暑期旅游的另一面是,博物馆、科技馆、海洋馆等文博场馆,以及“昼伏夜出”的旅行方式也是避暑旅行的热门选择。
杭州市民张女士会在预约成功后带着孩子夜晚游览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周末博物馆开放到晚上9点,我们从萧山开车过去很方便,晚上去的话人比白天少,气温也比白天舒适很多。”从今年7月1日到8月31日,该博物馆实行“预约入馆+双休夜间开放”。该馆负一楼设有VR展览,张女士说:“听说白天逛这个展还要排队,晚上来的话用VR眼镜就不用等了,小孩子也对VR眼镜看展览比较感兴趣。”
据携程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今年暑期期间热门博物馆的搜索量排名前十分别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湖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国家海洋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伪满皇宫博物院、成都博物馆以及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近年来,地方特色博物馆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今年暑期,部分博物馆的游客量同比涨幅显著,其中广东省博物馆以963%的增幅位列第一,潍坊风筝博物馆增长145%,成都自然博物馆增长126%,三星堆博物馆则增长111%。这些数据反映出地方文化资源正逐步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亮点,也显示出公众对地域文化兴趣的不断提升。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博物馆正在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
在人群分布方面,00后游客成为增长最为显著的群体,今年暑期00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7%。
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指出,暑期初期,博物馆类景区的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两倍,在各类景区中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宗教寺庙、历史遗迹以及峡谷溶洞类景区,其预订热度同比增幅均超过一倍。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博物馆和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同时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娱乐活动频繁举办,城市夜间旅游的选择不断增多,夏日夜经济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跟着赛事去旅游”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以近期大火的“苏超”为例,其恰好与暑期旅游旺季形成叠加效应,带动南京、徐州、淮安、镇江、扬州等主场城市大量球迷和游客的入住需求,住宿消费随之攀升。
根据华住数据,7月1日至7月21日期间,江苏省酒店整体入住率超过80%。在南京主场赛事期间,南京奥体中心周边华住酒店整体出租率约为90%。全季南京奥体中心中泰国际广场酒店、汉庭南京奥体中心北门酒店等门店的时租房订单达到69间,有效满足了球迷赛前休整的需求。而在常州对阵淮安的比赛期间,全季淮安大学城明远路酒店出租率达到了109.5%,环比增长42%;桔子淮安大学城奥体中心酒店更是高达110%,环比增长65%,表现尤为突出。 从数据来看,体育赛事对周边住宿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尤其是在赛事举办地及周边区域,酒店入住率显著提升。这不仅反映出球迷群体的消费能力,也体现出赛事经济对地方旅游和服务业的积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酒店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出租率甚至超过100%,说明市场需求旺盛,酒店运营效率较高。这种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也为未来类似活动的配套服务提供了参考方向。
当国内众多丰富的避暑胜地让游客难以抉择时,一些人已将目光转向了境外。今年暑期,日本和韩国等热门出境旅游目的地也遭遇了高温热浪的侵袭。尽管酷热的天气并未影响日韩及东南亚国家在出境旅游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但中国游客前往南半球国家进行反季避暑的热度,在暑期前半段出现了明显上升。
7月1日至24日,同程平台数据显示,中国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热门城市的机票预订热度较上月同期均出现双位数增长,其中飞往新西兰的机票预订热度环比增幅超过20%。
价格优势成为推动因素,广州—悉尼、上海—墨尔本等航线的含税票价出现明显下降,部分中转航班虽然飞行时间超过10小时,但由于经停新加坡、阿联酋等免签国家,形成了“一票游两国”的高性价比出行方式。
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马来西亚成为今年暑期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位列前三。据去哪儿旅行平台数据显示,该国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3%,显示出中国游客对马来西亚旅游市场的高度热情。 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出行门槛,也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在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对于中国游客而言,签证便利化无疑提升了出行的便捷性与体验感,也为国内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也反映出中国游客对海外目的地选择的多元化趋势,以及对东南亚市场的持续关注。
从国际机票和酒店预订的热度来看,同样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飞猪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出境游产品的平均价格较去年下降约5%,境外火车票和境外酒店套餐的预订量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85%。
马蜂窝平台数据显示,“暑假出国游”搜索热度同比上涨150%,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洲传统旅游线路成为热门选择,预订量明显上升。众信旅游的统计也显示,暑期赴欧洲旅游的人数同比增长76%,其中北欧和英国的预订量增长尤为突出,分别达到50%和75%。 从数据来看,欧洲旅游市场正在迎来明显的复苏迹象,尤其是传统热门目的地,显示出较强的吸引力。这不仅反映了游客对国际旅行的信心回升,也说明欧洲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上的持续优化,使其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保持竞争力。随着更多人开始计划海外行程,未来相关服务和资源可能会面临更大压力,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