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那些事2025年08月07日 11:59消息,花式遛娃亲子游火热,旅企抢收暑期旺季,开启夏游季精彩旅程。
暑假过半,亲子游依然热度不减,“神兽”放假外出游玩,旅游企业持续迎来旺季,积极抢抓客流。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文化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38%。据国铁集团和航班管家信息显示,今年暑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8%;民航方面,境内航空公司预计运输旅客1.5亿人次,同比增长5.4%。
这波热潮里,“神兽”家庭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力量。根据相关OTA平台数据,今年暑期亲子游占比超过60%,创历史新高,其中避暑游和研学游订单同比增长均超过70%。
尽管“少子化”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但家庭在子女教育和成长上的投入却持续增加,这使得旅游企业依然高度重视市场机遇,积极布局相关产品与服务。
相关数据显示,民航国内航线亲子客群占比超34%,部分平台统计的亲子家庭出游人次占比高达六成。而据《2025年暑期出游趋势报告》,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出“亲子主导、深度体验、结构性升级”三大核心特征。孩子放暑假,大人也放下工作——去哪玩,怎么玩,既能让孩子“学点什么”,又能让全家“玩得痛快”,成为暑期最普遍也最难的命题。
解锁花式遛娃
多种形态的文旅产品正吸引着不同群体的关注,亲子类文旅项目也在不断创新,探索更多元化的遛娃方式,满足家庭出游的需求。 在当前文旅市场日益细分的背景下,各类产品不断丰富,满足了不同年龄、兴趣和需求的人群。亲子文旅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提升体验感,让家庭出游更加有趣且有意义。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文旅产业在内容创新上的持续努力。
研学+IP深度体验持续火热,“游+学”双线并行,暑期是传统出境游学的热销季节。部分旅行社推出的英国“哈利波特名校巡礼”、澳大利亚“名校参访+生态科考”等线路售罄。
以广州为例,2025年广州中小学暑假将于7月7日正式开始。根据今年暑期出境游的出行安排,集中出发日期为7月4日至8月10日之间,预计在7月15日前后、7月27日前后以及8月7日前后将出现三波出游高峰。从广之旅的销售数据来看,游客提前规划暑期出境游的趋势明显,预计在4月至5月期间将迎来办理签证、预订长线目的地线路的报名高峰,部分热门目的地甚至在6月中旬就已经完成报名。 从目前的情况看,暑期出境游的热度持续走高,反映出民众对假期出行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提前规划成为主流,说明公众对行程安排更加理性,也反映出旅游市场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在不断提升。这种趋势不仅有助于缓解高峰期的交通和接待压力,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充足的准备时间,提升整体出行体验。
境内研学旅行持续升温,故宫、敦煌、天眼FAST等知名研学基地同样受到热捧,“一席难求”。
北京新东方文旅的员工表示:“沉浸式研学旅行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知识的实际意义,提升他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我们希望它能在规范化的轨道上持续发展,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让更多的孩子在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索中实现成长。”
从故宫的红墙到敦煌的壁画,从深海的奥秘到太空的广阔,沉浸式研学旅行正以更加生动和深入的形式,让知识突破课本的限制,成为文化与旅游、教育融合创新的新模式。
此外,避暑+教育“双优”城市同样走红亲子游。昆明、贵阳、哈尔滨、青岛等“20℃夏天”目的地,旅游热度同比增150%以上;家长评价维度从“景区排名”转向“气候舒适度+教育含金量”。当地博物馆、植物园夜宿、非遗工坊体验等产品搜索量周环比翻番。
私密小团和“半日自由”模式成为暑期亲子游的热门选择。相关OTA平台数据显示,私家团和包车游订单同比增长100%至200%,家庭独立成团的比例首次超过拼团。行程安排采用“半天研学+半天自由活动”的方式,满足家长追求“不打卡”的轻松体验。北京、成都等地的研学机构推出的“20人以内微团”迅速售罄。
今年暑期游呈现出“情绪价值”产品溢价的特点。
家长愿为“省心”买单,“一价全含”线路占比超50%,包含旅拍、成长纪念册、亲子旅修课等软性服务的产品溢价达25%-30%。美团数据显示,附带“情绪服务”标签的酒店套餐转化率高出普通套餐1.8倍,印证“体验>目的地”的新消费逻辑。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邮轮出游因其“省心”的特点,持续受到家庭游客的欢迎。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暑期邮轮产品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超过60%,家庭亲子游、毕业学子出行以及银发族的参与,共同推动了这波邮轮出行的热潮。其中,海外长线邮轮产品表现尤为突出,预订量同比增长高达120%。 从市场趋势来看,邮轮旅行正逐渐成为多元化出行方式中的重要选择。尤其在家庭出游中,其便利性与舒适度优势明显,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同时,海外长线航线的火爆也反映出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旅行体验的追求不断提升。这种增长不仅体现了旅游业的复苏活力,也预示着未来邮轮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25年暑期亲子游已由“规模复苏”迈向“价值升级”:研学深度化、IP沉浸化、出行私密化、服务情绪化、目的地避暑教育化,共同构成“最火亲子季”的核心驱动力。
旅企旺季抢收
尽管旅游消费持续升温,暑期也已成为各方争相布局的重要市场,但如何实现盈利仍是各旅游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在我看来,旅游市场的火热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对企业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单纯依靠流量已难以保证收益,如何提升服务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用户体验,将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真正获利的关键因素。
整体上看,国内游呈现出出游人次和出游花费均双位数增长趋势。今年5月文旅统计公报最新数据,2024年,国内居民出游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5.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在GDP增速5%左右的大背景下,增速接近20%的文旅作为体验型消费的主力,是居民支出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如今文旅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内卷’现象明显。过去从事旅拍的从业者,单月收入轻松过两万元,只需在路边等待,就有客户主动询价。但如今情况不同了,一旦某个地区走红,全国各地的相关从业者便会蜂拥而至,价格战随之而来。即便是在暑期亲子游高峰期,客流虽多,但竞争依然十分激烈。”福建某旅拍摄影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这种“内卷”反映出文旅市场正在经历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的转型。过去依靠资源红利和流量红利就能获利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从业者必须在服务质量、内容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上寻求突破。同时,这也提醒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对市场的引导与规范,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仅是旅行中消费,住宿业同样竞争激烈,争取布局差异化竞争仍必不可缺。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今年暑期第一周(6月29日至7月5日),中国酒店的平均客房收入同比下降了8%,其中入住率的下降是主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暑期选择自驾露营的方式出游,以节省旅行开支。
广州某初中生家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暑期遛娃是刚需,既溜自己也溜孩子,但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会选择电车自驾,省去机票开支和在车上露营的住宿开支。
随着酒店客房数量的增加,叠加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的上升,如何在暑期期间有效吸引游客,依然是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从大型旅游集团到中小型旅行社,从在线旅游平台到线下门店,整个行业正掀起一场“暑期攻坚战”。
各大旅行社近期推出多条定制化旅游线路,如“经典桂林山水游”系列,聚焦自然风光与文化体验;张家界则推出亲子奇幻之旅,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习地质知识,还能体验穿苗族服饰拍照、聆听沈从文的故事等特色活动;随着大阪世博会的临近,日本相关亲子游线路也纷纷融入科技探秘等主题元素,提升旅行的教育意义与趣味性。 这些线路的推出反映出旅游市场正逐步向个性化、深度化方向发展。相比以往的走马观花式游览,如今的游客更注重体验感和参与度,尤其是家庭出游群体,更加关注行程中的学习价值与互动环节。旅行社通过结合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也为亲子家庭提供了更具意义的出行选择。这种趋势值得肯定,也预示着未来旅游业将更加注重品质与内涵的提升。
今年暑期,复星旅文围绕城市短途与山野避暑两大度假主题,推出了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活动。在城市短途方面,位于沪苏交界处的室内冰雪目的地——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自7月19日起正式开启“阿尔卑斯泼雪节”,推出包括泼雪狂欢、亲子滑雪启蒙、冰雪竞技等在内的40余项冰雪娱乐活动,旨在满足长三角地区都市亲子家庭以及年轻客群对清凉体验与社交互动的多样化需求。 从市场角度来看,此类结合季节特点与地域优势的旅游项目,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也为本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尤其是在夏季高温背景下,室内冰雪项目成为市民寻求清凉休闲的重要选择,显示出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趋势。
在山野避暑市场,ClubMed地中海俱乐部推出主打均温20度的避暑产品,吸引追求清凉体验的消费者。为庆祝品牌成立75周年及迎接88宠粉节,俱乐部特别推出双重优惠活动,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品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也展现了其在营销策略上的创新与诚意。
跨界合作已成为营销破圈的重要方式之一。7月初,香港两大旅游地标——香港昂坪360与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首次联手,为庆祝香港迪士尼20周年,从即日起至8月31日,推出11架以香港迪士尼20周年为主题的水晶缆车。 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两家知名旅游景点在品牌联动上的创新尝试,也通过视觉与体验的双重升级,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沉浸感。这种跨界的资源整合,既有助于扩大各自的品牌影响力,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体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这样的合作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营销策略。
面对暑期亲子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需准确洞察消费者需求,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强化资源协同与风险防控,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立核心优势。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