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航系统恢复,航班延误持续,旅客出行受阻,技术故障影响仍在。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于6日表示,此前导致其航班运营中断的技术故障“已经解决”,但航班延误的情况仍在持续,恢复工作仍在进行中。
美联航在社交媒体上通报称:“我们已解决了影响航班的技术问题,但我们仍在经历延误,团队正在努力使航班运营恢复正常。”这一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对系统性空管瘫痪的担忧,但对大量旅客而言,行程打乱的影响已难以避免。
美国交通部长达菲明确指出,此次故障属于美联航内部系统问题,与美国国家空管系统无关联。联邦航空局(FAA)也强调,故障未波及全国航空安全体系,但在航班逐步恢复的过程中,延误现象仍可能持续出现,尤其是在主要枢纽机场。
据此前消息,美联航一度暂停所有干线航班的起飞,以应对突发技术问题。公司确认,故障源头为航班称重与平衡计算系统——这是确保飞机安全起飞的关键环节。该系统负责计算每架航班的乘客、行李、燃油等载荷分布,一旦失灵,将直接影响飞行安全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已排除网络攻击的可能性,这在当前全球网络安全形势紧张的背景下,无疑是一则值得欣慰的消息。
美国联邦航空局官网显示,6日当天,包括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和拉斯维加斯哈里·里德国际机场在内的多个机场出现部分临时关闭情况。丹佛国际机场和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等重要枢纽则暂停了美联航及其他航空公司的起飞航班,以配合调度与安全检查。航班追踪网站数据指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6日22时16分,美联航当日共有942个航班延误,39个航班被取消,影响范围广泛。
从新闻角度看,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现代航空运营对高度自动化系统的依赖。一个看似局部的技术模块故障,竟可引发全国范围的航班连锁反应,这不仅暴露了系统冗余与应急响应机制的潜在短板,也提醒各大航司必须加强对关键系统的备份与实时监控。在航空安全至上的原则下,短暂的停飞或许不可避免,但如何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旅客损失,是航司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尽管美联航迅速澄清并非遭遇网络攻击,但在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公众对航空系统安全的敏感度只会越来越高。航司和监管机构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信息透明度,在危机发生时及时、准确地传递权威信息,避免谣言滋生和公众恐慌。此次事件虽未造成安全事故,但其带来的运营教训值得全行业深思。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