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财经脉搏,洞察投资热点

专业财经资讯平台 实时追踪全球金融动态

协同赋能与价值退出:中国并购基金的创新路径探索

协同赋能新范式,价值退出新路径

财经那些事2025年08月07日 14:00消息,控股、协同与退出:并购基金在中国的实践路径解析。

   近年来,并购案例频繁出现,如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安踏并购狼爪、高瓴竞购星巴克等,显示出企业通过并购加速布局与扩张的趋势。同时,政策层面也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新“国九条”明确鼓励并购重组,证监会“并购六条”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共同促成了当前并购市场的活跃态势。 从市场发展角度看,政策支持为并购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然而,企业在推进并购过程中也需注重整合效率与风险控制,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隐患。整体来看,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未来并购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7月29日,“并购破局:存量时代的投退博弈”闭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现场,来自政府投资基金、产业资本、GP/LP及中介机构的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并购市场的政策趋势、机遇与挑战,并购投资的交易实践等话题,展开精彩分享和深度讨论。 当前,随着经济进入存量发展阶段,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正成为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交流平台,也反映出市场对并购领域关注度的持续提升。在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变化的双重驱动下,并购投资正在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仍是各方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圆桌讨论环节,多位长期从事并购业务的机构代表,围绕并购基金从少数股权投资向控股型模式转型的路径展开探讨,并就当前退出渠道受限背景下如何推进交易执行与加强投后整合,分享了实际操作经验和应对策略。

   随着中国并购市场的持续发展,控股型并购交易正逐渐引起更多关注。这不仅体现在资金来源和操作模式的转变上,更反映出投资理念与架构的重新调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从产业层面的融合向控股型并购的演变。

   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鹏分享了自身在母基金管理中的经验与思考。他指出,过去依赖美国VC模型的高回报模式——通过少数项目的巨大回报弥补其他项目的失败——已不再适应当前中国市场的退出环境。特别是资本市场IPO率的下降,原有的高回报模式已难以为继,并购因此成为更加现实的选择。

   他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在资金配置方面,元禾辰坤更加重视并购基金,同时强调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并购模式。在资本市场和政策环境持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开展并购交易的条件正逐步完善。尽管目前通过IPO实现控股型并购退出的路径仍在探索中,但这并未影响PE/VC团队对并购交易的持续关注与积极实践。

   与此相呼应的是纽尔利资本董事总经理陈宇,他在分享中谈及自己在并购领域多年的经验。他指出,并购基金的运作方式与风险投资基金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收购和后续整合阶段,对投资方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内市场,控股型并购不仅仅是资金的注入,更涉及长期的产业整合与管理能力,这对投资机构而言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关注并购领域,但真正能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并取得成效的并不多。这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更需要具备深厚的行业理解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因此,如何构建一支专业、高效、具备战略眼光的并购团队,已成为摆在投资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

   他表示,如果少数股权投资人有意进入控股型并购领域,建议先从大比例股权投资和积极增值服务做起,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转型为控股型投资。他也强调,少数股权基因的投资机构向控股型并购转型,应当慎之又慎,因为这不仅是资金规模的扩张,更是对投资逻辑与管理能力的系统性重塑。

   中关村大河资本合伙人李荣阁也强调了从少数股权投资向控股型并购转型的挑战。他指出,当前人民币并购基金,尤其是在大股权并购领域,仍然相对较少,且A股市场对基金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存在诸多限制。他表示,要打破这一僵局,未来不仅需要政策进一步放宽,还需要行业参与者在并购操作中的更多经验积累与创新模式,以便为控股型并购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也为并购基金的深水作业提供更扎实的基础。

   从早期项目的高回报追求到并购市场中的稳健运作,这不仅是基金运作方式的变化,更是对投资逻辑、风险管理与行业整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处在这场变革中的投资人来说,如何在保持资本回报的同时,实现更深层次的产业价值创造,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

   在中国并购市场,退出依然是基金面临的最大压力之一,尤其对于以控股型并购为主的基金而言,退出路径显得尤为复杂。

   本次闭门会现场,多位嘉宾分享了海外市场并购基金在交易与退出方面的实践经验。有发言嘉宾指出,欧洲市场相对成熟,控股型并购交易完成后通常拥有5-7年的持有周期,买方退出路径较为明确,能够为基金提供相对稳定的退出通道和可预期的收益空间。 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欧洲并购市场的制度环境和资本流动性相对完善,使得长期持有型投资具备较高的可行性。5-7年的持有周期也反映出投资者对标的公司价值提升的耐心与信心。这种结构化的退出机制,有助于增强基金运作的稳定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清晰的风险收益预期。在当前全球经济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此类成熟市场的投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村资本董事总经理钱少东从更实际的操作层面,分享了团队在并购过程中投后管理与整合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了“重视投后管理”在并购后改善企业状况、促进盈利的关键作用。

   他透露,一村资本当前在并购操作中主要采取两类策略路径:一方面聚焦于核心资产的收购,尤其关注欧洲市场中的隐形冠军企业;另一方面则围绕上市公司展开产业协同型并购,通过与上市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其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以及本土业务的进一步深化。 从当前的市场趋势来看,这种双轨并行的并购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聚焦隐形冠军有助于获取技术、品牌和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而与上市公司合作则能有效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

   在产业深度融合、跨境并购活动增加以及政策环境不断调整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逐渐摆脱对传统IPO退出方式的依赖,转而通过设计灵活的交易结构和采取创新的投资策略,积极寻求更具实际操作性的并购退出路径。

   正如多位嘉宾所指出的,并购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买入”,更重要的是并购后的投后管理与资源整合,只有真正提升企业价值,才能为后续退出打下良好基础。如何准确把握并购时机、高效整合管理资源,并有效控制交易风险,将直接影响基金在新市场环境中的表现。

   在存量竞争与结构转型的交汇背景下,控股型并购正日益成为连接资本、产业与政策的重要纽带,也体现出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募投管退”全链条的一次深度调整。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黑翼资产急刹车?百亿量化私募上新速度现两极分化

2025-09-20 01:02

招商信诺高层换帅 王颖将执掌董事长新航向

2025-09-20 00:00

券商监管再升级,5家机构分支机构违规遭严查

2025-09-19 23:59

华泰证券:降息落地金价高台跳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黄金底

2025-09-19 22:54

徽商银行APP推荐产品热衷量化选基,广银高收益产品回报走低

2025-09-19 22:51

国家电网内生新掌门,英大证券迎变革新篇章

2025-09-19 22:50

德意志银行刘佳:港股科技股正经历价值重构浪潮

2025-09-19 22:47

《信托新规来袭:张杨解读回归本源的颠覆性变革》

2025-09-14 10:44

红相股份审计风波引关注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及责任人遭处罚

2025-09-14 10:37

《信托业迎重磅变革:主业回归重塑业务版图》

2025-09-14 09:38

资管出海新图景!基金业亮相投洽会引关注

2025-09-14 09:37

兴民智通控股权生变?5200万股再遭拍卖引关注

2025-09-14 09:33

江苏银行领跑城商行,长三角四小龙共筑3万亿新高地

2025-09-03 10:53

天价劳资纠纷引爆舆论,光大证券能否逆袭百亿营收?

2025-09-03 10:52

瑞银预警:10月底或成A股转折点,两大主线暗藏机遇

2025-09-03 10:48

通信板块盈利回暖,机构重仓凸显投资新风口

2025-09-03 09:51

中信金融资产盈利超61亿,冲刺行业标杆新高度

2025-09-03 09:49

ETF巨头增速放缓,中小机构逆袭登榜:公募上半年盈利新变局

2025-09-03 09:48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金银板块迎新机遇

2025-09-03 08:35

两融余额再创新高,增量资金强势涌入股市热潮

2025-09-03 08:33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与这些优秀平台共同构建财经信息生态

科金社
www.wjgs222.cn 访问网站
科技快讯
news9999.cn 访问网站
文化潮流网
www.kouc.cn 访问网站
量子财讯
www.360shoulu.com 访问网站
查看更多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持续增加中,欢迎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