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出境游复苏,酒店业掀起中式美学改造潮,传统元素融合现代设计,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助力文旅消费升级。
这个夏天,中国酒店业仿佛被按下加速键,在62天的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从西安到上海,从桂林山间到东海之滨,酒店不再只是“睡觉的地方”,而是逐渐演变为旅行体验的核心载体。游客用脚投票,推动行业从传统住宿向融合品质、文化与科技的新型消费场景跃迁。
在西安锦江酒店,00后毕业生收到一份特别的纪念册——“长安通关文碟”,集齐酒店印章即可兑换特色礼品。这一创意不仅增强了住客的参与感,更将城市历史文化巧妙植入服务细节中。而在上海外滩中星君亭酒店和复旦大学附近的上海柏阳君亭酒店,入境游客占比高达七成,反映出国际旅客对中国市场的强烈兴趣。与此同时,桂林的银发族在度假村里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竹编技艺,体验慢节奏的文化疗愈之旅。这些现象共同勾勒出一幅多元、立体的暑期消费图景。
品质游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进化论”。飞猪8月26日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快报》显示,今年暑期旅游订单均价同比增长9.9%,品质化趋势愈发明显。“特种兵式旅游”热度退潮,取而代之的是更注重体验深度与舒适度的休闲旅行方式。以三亚珊瑚湾文华东方酒店为例,其推出的珊瑚礁观察夏令营成为爆款,结合海洋生态保护理念设计的亲子活动广受欢迎。总经理余露透露,暑期入住率超过七成,充分说明高端客群对高品质服务和独特体验的高度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类活动正成为拉动酒店消费的重要引擎。“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已从个别现象发展为普遍趋势。ChinaJoy2025、BiliBiliWorld2025、易烊千玺“礐嶨”巡回演唱会、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期间,场馆周边酒店搜索量急剧攀升。飞猪数据显示,时代少年团演唱会门票开售后,周边旅游搜索量环比增长超7倍。这不仅是粉丝经济的体现,更是文旅融合深化的信号——年轻人愿意为一场热爱奔赴千里,也让酒店业看到了“内容驱动消费”的巨大潜力。
出境游市场同样迎来强劲复苏,绘制出一张全新的“旅行地图”。日本、泰国、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位列暑期前五大热门目的地,其中短线海岛游表现尤为突出:日本冲绳酒店订单同比增长98%,韩国济州岛增长44%,泰国普吉岛、马来西亚沙巴等地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幅超过170%。这一数据背后,是家庭亲子客群对安全、私密、可控行程的强烈需求。
面对中国游客的回归,海外酒店纷纷开启“中式改造”模式。自2025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实施30天免签政策以来,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地特色酒店迅速走红。携程用户评价显示,当地部分精品酒店已配备中文礼宾服务、中式茶具,并打造屋顶花园景观,有效缓解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感。这种“基础汉化+深度体验”的双轨升级策略,既体现了服务的人性化,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客源的高度重视。
在传统热门目的地,个性化住宿体验持续升温。北欧旅游产品引入木屋、古堡酒店和峡湾特色住宿,满足游客对小众体验的追求;马尔代夫多家岛屿酒店推出儿童免费住宿、专属托管服务及亲子娱乐项目,精准对接家庭客群需求。而在欧洲,中国游客自驾游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西欧国家因其成熟的公路系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受青睐。
邮轮市场也迎来了强势反弹。据上海边检总站浦江边检站8月30日披露,截至8月26日,上海邮轮口岸查验出入境旅客达137.7万人次,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48.71%。皇家加勒比游轮中国区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海洋光谱号”暑期航次中,非江浙沪地区客源比例显著上升,说明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亲子家庭宾客占比超六成,带动“北极星”观景台、“甲板跳伞”等设施预订火爆,三人及四人间房型供不应求。7月18日航次更是创下载客量历史新高,标志着中国邮轮消费正加速回归并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回望整个暑期,酒店业的变革已不止于硬件升级或价格调整,而是围绕“人”的体验进行系统重构。游客不再满足于标准化服务,他们渴望故事、情感连接和文化共鸣。谁能提供有温度、有记忆点的住宿体验,谁就能赢得市场。未来,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银发经济持续释放潜力,酒店或将真正转型为“目的地本身”——不仅是旅途的落脚点,更是旅程的起点与高潮。
当前日期为2025年8月31日,暑期旅游大幕虽已落下,但这场关于品质、文化与科技的消费升级远未结束。酒店业的“新消费课”仍在继续,而游客,始终是最严格的评分者。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