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那些事2025年09月03日 10:50消息,一把椅子如何通过电商网络销往全球,安吉家具产业带借力数字平台实现出海逆袭。
浙江安吉,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不仅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更悄然成为全球办公椅产业的中心地带。这个常住人口不足50万的小城,正以“世界椅乡”的身份,书写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作为全国最大的办公椅生产基地,安吉椅业在国内市场占据三分之一的产量,出口量更是高达全国总量的一半。每一分钟,就有70把椅子从这里诞生,流向全球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这不仅是一个产业的奇迹,更是中国县域经济“块状集群”发展模式的生动缩影。
然而,辉煌背后亦有隐忧。长期以来,安吉众多椅企依赖OEM、ODM代工模式生存,利润微薄、同质化严重,陷入“内卷式”竞争。随着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传统路径已难以为继。如何跳出“为他人做嫁衣”的困境,成为摆在整个产业带面前的紧迫课题。
跨境电商的兴起,为安吉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市场的大门。越来越多工厂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尝试直接面向海外消费者销售产品。这种从“制造”向“品牌出海”的转变,不仅是销售渠道的拓展,更是一场深层次的“思维革命”。
今年8月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安吉多家家具企业,深切感受到这场变革的温度与力度。在绿色家居小镇,记者看到,从人体工学椅到电竞椅,从按摩椅到“妈妈的怀抱”条纹沙发椅,产品设计越来越注重情感表达与用户体验。这些椅子不再只是办公工具,而是承载生活方式与审美主张的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安吉不仅在生产椅子,更在打造围绕椅子的工业旅游生态。当地建有以椅业为主题的景区,记录着从一把五轮转椅起步的创业史。1982年,安吉地铺农具厂生产出第一把五轮转椅,开启了本地椅业的序幕;1985年,“民友商标”的注册,标志着品牌意识的萌芽。如今,永艺、恒林、中源、天振科技等龙头企业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在政策层面,浙江正全面推进数字贸易改革,明确提出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遴选传统特色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进行分类培育,推动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建设。这一顶层设计,为安吉椅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万宝智能家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万宝科技”)的转型之路颇具代表性。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OEM/ODM企业,自2016年“触电”亚马逊以来,经历了从铺货亏损到打造爆款、再到年销售额逼近3亿美元的蜕变。其创始人薛栋亲赴美国调研市场,将“400磅重磅电竞椅”打造成全网热销产品,成功实现细分市场的突破。
薛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做跨境电商,必须懂产品、懂销售,更要为C端独立设立团队。”这一观点直击传统工厂转型的核心痛点——组织架构与思维模式的滞后。许多企业仍将跨境电商视为传统外贸的延伸,未能真正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研发和运营体系。
万宝科技的经历也揭示了一个现实:跨境电商并非“躺赢”赛道。2021年疫情期间,企业曾遭遇需求断崖、汇率波动与物流成本飙升三重打击,一度面临亏损。但通过聚焦SKU、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供应链效率,最终实现利润反弹。这说明,真正的竞争力来自内功修炼,而非短期流量红利。
新一代创业者则展现出更强的用户洞察力与敏捷反应能力。97年出生的安吉人宋易霖,创办杭州霖生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最初从国内电商切入,却因竞争激烈而利润微薄。转战跨境电商后,依托安吉“30分钟配件圈”和共享产能优势,五年内实现年销售额从0到2500万美元的跃迁。
宋易霖坦言:“我们每天都在和工厂沟通,小到一颗钉子的形状,大到整体结构设计,都要反复打磨。”这种基于消费者需求反向定义产品的模式,正是“工贸一体化”的精髓所在。他强调,跨境电商必须以需求侧为主导,通过快速迭代和小单快反,保持价格与品质的平衡。
在捷安信国际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有田看来,中国企业出海不能只靠低价,更要靠服务和细节重塑“中国制造”形象。以日本市场为例,消费者具有“信息洁癖”和“审美强迫症”,对说明书的专业性、组装体验的便捷性要求极高。为此,企业将说明书改为可视化图解,并附上日语版安装视频二维码,极大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这一做法值得深思:当全球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单纯的价格战已难持续。真正的品牌壁垒,往往体现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务细节中。正如德诺林业跨境电商合伙人熊友聪所言:“大家都在卷价格,为什么不试着卷服务?”
亚马逊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国家具产业带出海已走过四个阶段:贸易型卖家探索、平台渠道布局、工厂型卖家崛起、细分市场突破。如今正迈向精细化、多元化、品牌化的新阶段。安吉椅业的实践表明,依托专业分工和柔性供应链,“前店后厂”的高效协同正在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闭环。
从代工依赖到数据驱动,再到品牌溢价,安吉椅业的“出海”之路,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它告诉我们:产业升级的本质,不是简单地换一条销售渠道,而是从产品思维、组织架构到用户服务的系统性重构。
当前,安吉已有1200余家椅业相关企业,规上企业占比超过五成。这一庞大的产业基础,既是优势,也意味着转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未来,能否培育出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家具品牌,考验的不仅是企业的勇气与智慧,更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能力。
笔者认为,安吉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在全球化重构与数字技术加速渗透的今天,中国无数传统产业带都面临相似命题:如何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品牌”?安吉的答案是——以跨境电商为杠杆,撬动全产业链的价值升级。这条路不会平坦,但方向已然清晰。
小小转椅,转动的不只是办公空间,更是一个县域经济的未来。当越来越多的“安吉制造”变成“安吉品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把椅子的出海之旅,更是一个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迈进的坚定步伐。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