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那些事2025年07月20日 10:27消息,规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秩序,工信部等多部门召开座谈会。
据工信部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2025年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旨在进一步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关注与引导。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规范市场秩序、防范无序竞争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行业的长期稳定和技术创新。未来,如何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会议。来自17家重点汽车企业、汽车工业协会以及相关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从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此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政府与行业之间的高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会议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对产业动态的高度关注,也为政策制定与企业实践之间的衔接提供了良好平台。
会议要求,行业企业要统一思想和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切实推进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监督检查。持续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检查,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等相关工作,开展网络乱象专项整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缺陷调查,确保产品安全、质量可靠。
健全长效机制是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举措,持续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助力汽车产业实现提质升级。同时,应建立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交流会商机制,积极倾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以及合理的诉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观点看法:**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愈发重要。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不仅有助于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也能增强企业的信心与预期。通过搭建政企沟通平台,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行业动态,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推动整个产业迈向更加规范、有序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三是强化标准引领。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电池回收利用安全等相关标准,推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安全性能,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标准的完善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明确技术门槛和安全规范,不仅有助于行业有序发展,也能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与质量把控。这种以标准促发展的模式,既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为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推动形成合法、公平、诚信、正当、有序的行业竞争氛围,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不良现象,努力营造积极健康、文明有序的发展环境。 在当前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行业自律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内部规范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才能有效遏制虚假信息和恶意炒作,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行业协会应主动作为,制定更具体的行为准则,强化对会员单位的约束力,同时加强公众监督机制,提升整个行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生态的良性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要聚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针对该领域出现的各类非理性竞争行为,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综合施策,切实维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秩序。要加强对成本的调查和价格的监测,强化对产品生产一致性的监督检查,督促重点汽车企业严格落实账期支付承诺。要着力构建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增强行业自律意识,充分发挥标准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质量提升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近期,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价格战”等情况受到广泛关注。此前,17家重点汽车企业在6月陆续发表声明,就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作出承诺。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6月12日表示,支持整车企业切实践行有关承诺。随后,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建议)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颜景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当前汽车行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发展势头良好,无论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供给侧的科技创新,还是需求侧的市场规模扩大,以及出口在全球的领先地位,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部分企业为了提升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陷入“内卷”,展开“价格战”,这种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规则,扰乱了市场秩序。这种非理性的恶性竞争,其目的往往是为了短期内扩大自身市场份额,挤压竞争对手。 我认为,虽然市场竞争不可避免,但过度的价格战不仅损害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而非单纯依赖价格手段争夺市场。只有在公平、有序的环境中,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导致新能源行业的盈利水平非常薄弱,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整个行业出现了成本与价格倒挂的现象,使得企业缺乏资金用于技术革新和未来发展,这与国家的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相违背。”颜景辉表示。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