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财经脉搏,洞察投资热点

专业财经资讯平台 实时追踪全球金融动态

海南跨境资管新突破:境外人民币回流开辟创新通道

海南跨境资管创新突破:境外人民币回流开辟新通道

财经那些事2025年07月26日 10:46消息,海南跨境资管获政策支持,境外人民币回流新渠道开启。

   近日,为加快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试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等五部门共同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支持境外投资者参与海南自贸港内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试点初期总规模上限设定为100亿元,该细则自2025年8月21日起正式实施。

   《细则》明确,境外投资者参与试点的资管产品应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涵盖范围包括“R1”至“R4”风险等级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R1”至“R4”风险等级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以及其他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认可参与试点的资管产品。 从政策导向来看,此次明确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跨境资本流动中的使用比例,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将更多类型的资管产品纳入试点范围,也反映出监管层对境外资本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持积极态度。不过,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需充分了解不同风险等级产品的特性,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配置。这一政策既为外资提供了更清晰的参与路径,也为国内资管行业引入了更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结构的优化和金融生态的完善。

   海南自贸港在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方面已有长期探索。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首次提出“探索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2021年4月,原一行两会一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的具体内容和投资范围;2025年7月,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前,《细则》正式出台,为跨境资管试点业务的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是海南自贸港政策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少辉表示,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对海南建设对外开放门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临近,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持续发力,海南经济的外向性将不断增强,其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开放门户作用也将更加明显。这必然推动金融开放步伐加快,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对跨境资金的需求。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透露,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开启。海南全岛封关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封关后,整个海南岛将被打造为一个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核心特征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政策体系。

   王少辉介绍,为助力海南自贸港顺利封关,当地的金融基础设施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2024年5月,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正式上线运行,通过“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资金管理机制促进跨境资金高水平自由便利流动;2025年5月,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落地,助力“走出去”“引进来”企业进一步优化跨境资金配置。

   王少辉表示,此次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落地,能够发挥自贸港制度型开放优势助力“双循环”发展,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境内市场的渠道,有助于吸引离岸资金;同时,试点还有助于吸引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的进入,将海南打造成为连接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的独特支点,在金融开放领域体现海南自贸港作为“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战略地位。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业务试点的推出,是继QFII(包括RQFII)、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CIBMDirect)、债券通、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ETF互联互通、互换通以及QFLP等机制之后,又一项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举措。 这一试点进一步拓宽了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体现了我国在金融开放方面持续加码的政策导向。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也将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增强其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同时,也对国内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邹野表示,海南自贸港开展的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其投资范围覆盖了公募基金、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私募资管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以及保险资管产品等,相较于以往有了显著扩展。邹野指出,此前在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及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机制下的投资范围较为有限,例如QFII的投资范围不包括保险资管产品,而“跨境理财通”的投资标的主要集中在公募基金和公募理财产品上。

   邹野认为,此次试点还将促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海南设立或投资。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相比,海南的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少。但随着近年来支持政策的持续推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在海南落地。例如,2024年2月,汇百川基金正式开业,成为海南首家公募基金公司;2025年5月,鹏安基金成立,成为海南首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细则》明确指出,试点中资管产品的发行机构仅限于注册在海南的相关金融机构,这一政策有望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海南设立或加大投资。

   在邹野看来,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业务试点是继“跨境理财通”之后我国又一区域型资本项目开放的积极探索。前者在海南自贸港试点,采取单边主动开放的模式,面向全球开放且不限特定区域;后者则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采取双边协定开放的方式,系双向开放,其“北向通”仅面向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投资者。邹野认为,尽管二者存在诸多不同,但这两项区域型的小范围试点都将为中国进一步探索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积累重要的经验。

   王少辉也指出,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业务试点是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举措,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内容。从投资产品范围来看,本次试点涉及理财产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四类资管产品,这些均属于IMF定义的“集合投资工具”(Collective Investment Instruments),也是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领域。

   王少辉还称,此次试点的实施将进一步拓宽境外资金投资境内市场的渠道,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持续扩大开放。从参与的境外投资主体来看,试点涵盖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境外个人投资者,开放范围较以往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更为广泛。在跨境开放模式方面,本次试点采用的是单边主动开放的方式,面向全球范围内开放,不限定特定区域,充分体现了海南自贸港在更大程度、更高水平上对全球单边开放的政策导向。

   《细则》还明确,境外投资者购买试点资管产品,应当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遵守现行境外机构及境外个人在境内开立账户的账户性质、收支范围、资金划转及汇兑管理等规定。同时,发行机构可发行同时面向境内外投资者销售的试点资管产品,也可发行仅面向境外投资者销售的试点资管产品,试点资管产品募集资金应当投向境内市场。

   王少辉认为,目前,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已形成相当规模,亟需拓宽回流至境内市场的投资渠道。此次试点为离岸人民币进入境内资本市场开辟了新路径,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专家、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离岸金融研究所所长景建国向记者表示,资管行业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高效配置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工具。

   景建国进一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构建“流出-循环-回流”闭环,即企业通过贸易输出人民币,境外主体通过资管产品持有人民币资产,最终通过跨境渠道回流。在其看来,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打破“货币输出易、资产形成难”的现状,让境外人民币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标的。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负责人刘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试点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中国境内市场的机会,有助于吸引离岸资金,并吸引更多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入驻,推动海南成为连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关键节点。

   刘斌认为,海南自贸港在跨境资管业务试点中采取了单边主动开放的模式,面向全球开放且不限定特定区域,这一做法与上海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模式存在明显差异。目前,海南在金融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该试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望为全国其他地区的金融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认为,海南自贸港的这种开放模式体现了政策设计上的灵活性和前瞻性,有助于推动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同时,其不设地域限制的特点,也增强了国际资本对海南市场的关注与参与意愿。尽管海南金融基础相对薄弱,但通过试点探索积累经验,未来有望成为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试验田。

   值得注意的是,初期试点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后续还可以动态调整。根据《细则》,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根据海南自贸港经济金融发展、国际收支形势、市场实际需求等,设定及动态调整跨境资管试点总规模上限,并通过官方网站及时公布。

   中国南海研究院公共外交与海南开放研究所负责人、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研究员于涛表示,初期试点额度设定为100亿元,体现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施政理念,目的是确保开放进程有序推进,并有效控制潜在风险。这一额度可视为一次压力测试,监管机构可以通过适度规模的试点,检验风险防控机制的有效性,未来将根据市场发展和风险状况进行动态调整。 从政策设计角度看,100亿元的试点额度既不过于激进,也未过于保守,反映出在推动开放的同时对风险的审慎态度。这种渐进式的改革路径,有助于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更大范围的开放奠定基础。同时,也显示出政策制定者在推动制度创新时,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于涛表示,海南自贸港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并非旨在打造一个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而是通过实施开放政策,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落户海南,从而更好地支持“三区一中心”的战略目标,即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以及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通过金融开放,推动海南服务贸易的创新与发展,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强的发展动力。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黑翼资产急刹车?百亿量化私募上新速度现两极分化

2025-09-20 01:02

招商信诺高层换帅 王颖将执掌董事长新航向

2025-09-20 00:00

券商监管再升级,5家机构分支机构违规遭严查

2025-09-19 23:59

华泰证券:降息落地金价高台跳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黄金底

2025-09-19 22:54

徽商银行APP推荐产品热衷量化选基,广银高收益产品回报走低

2025-09-19 22:51

国家电网内生新掌门,英大证券迎变革新篇章

2025-09-19 22:50

德意志银行刘佳:港股科技股正经历价值重构浪潮

2025-09-19 22:47

《信托新规来袭:张杨解读回归本源的颠覆性变革》

2025-09-14 10:44

红相股份审计风波引关注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及责任人遭处罚

2025-09-14 10:37

《信托业迎重磅变革:主业回归重塑业务版图》

2025-09-14 09:38

资管出海新图景!基金业亮相投洽会引关注

2025-09-14 09:37

兴民智通控股权生变?5200万股再遭拍卖引关注

2025-09-14 09:33

江苏银行领跑城商行,长三角四小龙共筑3万亿新高地

2025-09-03 10:53

天价劳资纠纷引爆舆论,光大证券能否逆袭百亿营收?

2025-09-03 10:52

瑞银预警:10月底或成A股转折点,两大主线暗藏机遇

2025-09-03 10:48

通信板块盈利回暖,机构重仓凸显投资新风口

2025-09-03 09:51

中信金融资产盈利超61亿,冲刺行业标杆新高度

2025-09-03 09:49

ETF巨头增速放缓,中小机构逆袭登榜:公募上半年盈利新变局

2025-09-03 09:48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金银板块迎新机遇

2025-09-03 08:35

两融余额再创新高,增量资金强势涌入股市热潮

2025-09-03 08:33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与这些优秀平台共同构建财经信息生态

科金社
www.wjgs222.cn 访问网站
科技快讯
news9999.cn 访问网站
文化潮流网
www.kouc.cn 访问网站
量子财讯
www.360shoulu.com 访问网站
查看更多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持续增加中,欢迎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