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解读7月政治局会议对市场的影响,分析政策走向与投资机会。
报告摘要
一、7月政治局会议对市场影响几何?
经济形势的判断更加积极务实。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顺利召开,释放了当前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政策信号。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体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相比4月底政治局会议仅表述为“经济呈现向好态势”,此次会议用词更为乐观和自信,传递出政策层对经济前景向好的坚定信心。同时,会议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也客观指出了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与挑战,展现出政策层对各类风险和困难的深刻认知,也为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指导。
总量政策保持定力,资本市场功能定位更加注重长期生态的构建。会议再次强调“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在统筹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结构优化方面作出明确部署。财政政策方面,提出“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认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主要聚焦于加快已有政策的落地实施,提升存量工具的使用效率,而非依赖大规模新增刺激措施。会议同时指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这一提法被放在“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框架下,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推进融资平台出清等任务并列,反映出资本市场政策重心正从短期维稳逐步转向长期竞争力的培育,也进一步凸显了资本市场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看法观点:** 当前政策导向显示出更强的战略定力和长远眼光,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层面,不再仅仅关注短期波动,而是更加强调制度建设与生态优化。这种转变有助于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未来,如何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推动改革深化,将是影响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房地产政策方向清晰,消费政策突出“夯实民生基础、扩大消费需求”。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城市更新高质量开展。”这一表述更侧重于优化现有资源、提升发展质量。在消费政策方面,会议强调将促进消费与保障基本民生相结合,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来释放内需潜力。这与我们此前提出的“促消费与兜底保障‘惠民生’相融合”的判断高度一致。
“反内卷”措辞相对温和,主要以依法依规的方式对企业的无序竞争进行治理。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与7月初中央财经委会议的表述相比,此次去掉了“低价”相关措辞,转而强调“重点行业”,并将“产能有序退出”调整为“产能治理”,体现出更加注重引导和市场化的方向,与此前我们预判的政策风格保持一致。正如我们此前分析,本轮“反内卷”政策的层级和对市场的影响,类似于去年9月底后推出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由国务院主导,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针对实体经济的导向性。其影响主要集中在重点领域,对相关行业股价的弹性作用大于对行业盈利的实际改善,且这种影响明显强于由总量政策回暖所带来的变化。
四中全会定于10月召开,重点围绕“十五五”规划展开。会议正式宣布将于10月举行四中全会,并将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为主要议题。这一安排使市场对政策出台节奏形成了清晰预期。预计三季度市场风险偏好将持续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我们认为,“十五五”规划的核心理念将参照4月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市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提出的“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这将进一步强化三季度科技板块的主线地位。
二、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展现出较强的政策定力,对于“反内卷”的表述相对温和,反映出当前政策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的态度。在此背景下,市场风格可能逐渐从周期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基于这一趋势,我们仍建议保持对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恒生科技指数、港股红利板块(如公用事业、社会服务)以及券商板块的配置。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政策层面的稳定性为科技行业提供了更清晰的发展预期,尤其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同时,港股市场中的优质资产,尤其是具有稳定收益的公用事业和消费类企业,依然具备配置价值。而券商板块则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市场活跃度的提升,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全球流动性出现超出预期的收紧,市场博弈的复杂性也超出预期,政策调整的节奏同样表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叠加,使得当前经济环境更具挑战性,各方在应对时需更加审慎。市场的波动和政策的反复,反映出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高度不确定的阶段,需要更灵活的策略和更强的适应能力。
报告正文
7月政治局会议对市场影响几何?
本周市场呈现震荡下跌的走势,其中大盘成长板块跌幅最为明显。从指数表现来看,主要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万得全A、沪深300和中证2000分别下跌1.09%、1.75%和0.01%。整体来看,市场情绪偏弱,投资者信心有所动摇。 成交方面,本周万得全A的日均成交额为1.81万亿元,环比下降2.06%,显示出市场热度略有回落。尽管中证2000指数几乎持平,但其他主要指数的下跌表明市场整体承压。 从当前形势看,市场调整可能仍在持续,投资者需保持谨慎。在政策面未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短期波动或仍难以避免。建议关注后续宏观数据及政策动向,以判断市场是否具备反弹动能。
一、7月政治局会议对市场影响几何?
经济形势判断更加积极务实。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顺利召开,释放了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政策信号。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与4月底政治局会议当时仅表示“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相比,本次会议措辞更为乐观自信,传达出政策层对未来经济形势向好的坚定判断。同时,会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客观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挑战。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反映出政策层对相关风险挑战的深刻认识,也为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基本方法论。
总量政策保持定力,调控节奏更加精准灵活。在宏观政策方面,7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注重统筹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结构优化。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切实保障基层“三保”底线,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持续加强民生保障。 我们认为,下半年宏观政策的重点将放在加快已有政策的落地见效、提升存量工具的使用效率上,而非依赖大规模新增刺激。这意味着政策主线更倾向于“抓落实、稳预期”,而非盲目追求增量扩张。这种策略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在稳定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功能定位聚焦长期生态建设。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这一表述被置于“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框架下,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推进融资平台出清等任务并列,标志着资本市场政策重心正从短期维稳转向长期竞争力建设,凸显资本市场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定位升级。
房地产政策方向明确,消费政策强调“惠民底盘+扩大需求”。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该表述更偏向优化存量、提升质量。我们认为,本次会议无论是政策主线还是治理逻辑,都与此前城市会议形成清晰延续,后续将推动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而非再次全面推出房地产“增量”政策工具。在消费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要“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即强调将促消费与兜底惠民结合,以改善民生为前提来激发内需潜能。这与我们之前强调的“促消费与兜底的‘惠民生’相结合”的判断高度一致。
“反内卷”措辞较为温和,主要以依法依规治理为主。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与7月初中央财经委会议的表述“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相比,此次去掉了“低价”一词,强调“重点行业”,并将“有序退出”调整为“治理”,体现出更偏向引导和市场化方向的政策倾向,这与我们此前对政策风格的判断一致。正如我们之前分析,本轮“反内卷”政策的层级和市场影响,类似于去年9月底之后推出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由国务院主导,具有阶段性、针对实体经济的导向性。其影响更多集中在重点领域,对相关行业股价的弹性作用大于对行业盈利的实际改善,且这种影响明显强于总量政策回升带来的变化。因此,从市场角度看,应重点关注光伏、新能源等国家引导的重点行业,而非传统周期性行业。我们预计市场表现或将类似去年9月底后的行情,在周期板块短暂上涨后,将出现较大波动和调整,随后在10月15日至11月期间,市场将以科技类和结构性板块为主要驱动。
四中全会确定10月召开,聚焦十五五规划形成主线。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宣布将于10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并将其主要议题设为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安排意味着三季度市场对于政策推出节奏会形成明确预期。会议同时强调要“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这与此前关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市场信心的政策取向一致。因此,三季度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有望持续维持在相对偏高水平。我们认为“十五五规划”的核心精神将参考4月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市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所提出的“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这将强化三季度科技风格主线。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展现出较强的政策定力,对于“反内卷”的表述相对温和,反映出当前政策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的态度。在此背景下,市场风格可能逐渐从周期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基于这一趋势,我们仍建议保持对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恒生科技指数、港股红利板块(如公用事业、社会服务)以及券商板块的配置。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政策层面的稳定性为科技行业提供了更清晰的发展预期,尤其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同时,港股市场中的优质资产,尤其是具有稳定收益的公用事业和消费类企业,依然具备配置价值。而券商板块则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市场活跃度的提升,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1)科技行业: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板块依然拥有持续发展的结构性机遇;
2)恒生科技指数基金:香港科技成长机会持续凸显;
3)港股红利类板块:公用事业与社会服务板块稳健配置价值明显;
4)券商板块:将受益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与资金流动性回暖。
下周展望
周度市场回顾及展望(7 月 28日-8月 1日)
本周市场主要指数普遍下跌,其中大盘成长板块跌幅较为显著。在三大指数中,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1.58%,创业板指下跌0.74%。行业表现分化明显,医疗保健指数和信息技术指数涨幅较为突出,而房地产指数和能源指数则出现较大跌幅。从风格来看,本周大盘成长板块表现相对较弱。
本周中信一级行业大多下跌,其中有色金属、煤炭、综合金融跌幅较大。活跃度方面,本周一级行业活跃度大多回升,其中传媒,医药,国防军工回升明显。
4.1 指数与行业表现
宽基指数:本周市场主要指数普遍下跌,其中中证100跌幅较为显著。在市场活跃度方面,中证500的换手率明显下降。
大类行业:本周各大类行业表现分化明显,医疗保健指数和信息技术指数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而房地产指数和能源指数则遭遇明显下跌。在交易活跃度方面,电信服务指数和公用事业指数的换手率显著提升,显示出市场对该两类行业的关注度有所上升。 从市场动态来看,医疗与科技板块的强势表现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对长期增长潜力的看好,而地产与能源的回调则可能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调整的影响。电信与公用事业板块换手率的上升,或暗示资金正在重新布局,值得持续关注后续走势。
一级行业:本周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下跌,其中有色金属、煤炭和综合金融跌幅较为明显。在市场活跃度方面,本周多数一级行业的交易热度有所回升,尤其是传媒、医药和国防军工行业的活跃度提升较为显著。
4.2 情绪指标跟踪
过去十年全A日均换手率大致在0.4%至3%之间,20日平滑后显示,本周全A换手率相比上周有所上升。截至8月1日,5日平均换手率达到1.83%,处于近十年的93%分位,说明市场活跃度较高。创业板指的换手率区间则在1%至5%之间,近期20日平滑后的数据也呈现上升趋势。截至8月1日,创业板5日平均换手率为2.86%,位于历史分位的86.4%,表明该板块同样表现出较强的交易热度。 从当前数据来看,市场整体情绪偏暖,投资者参与意愿增强。尤其是创业板指的换手率持续走高,反映出资金对成长性板块的关注度提升。不过,换手率的快速攀升也需警惕短期过热可能带来的波动风险,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判断,避免盲目追高。
场内融资:本周融资余额出现回升,截至7月31日,融资余额达到19709.97亿元,较上周末增加426.51亿元,5日平滑后的融资买入额占全市场成交额的10.52%,较上周提升0.34%。
次新股指标:5日平滑后的次新股指数换手率较上周下降了10.05%,截至8月1日,次新股5日平均换手率升至8.48%,位居历史分位的72.40%。
4.3 估值指标跟踪
在当前市场中,部分主要行业的估值水平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态势。从市净率(PB)来看,煤炭、国防军工、汽车、电子以及计算机等行业目前的估值均高于其历史中位数,反映出市场对这些板块的预期相对较高。这种现象可能与行业基本面改善、政策支持或市场情绪变化等因素有关,值得持续关注。
当前主要行业估值情况显示,PE估值高于历史中位数的行业包括化工、钢铁、电子、纺织服装、医药生物、房地产、商业贸易、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国防军工、计算机、传媒、银行、汽车及机械设备等行业。
风险提示:全球流动性出现超出预期的收紧,市场博弈的复杂性也超出预期,政策调整的节奏同样表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叠加,使得当前经济环境更具挑战性,各方在应对时需更加审慎。市场的波动和政策的反复,反映出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高度不确定的阶段,需要更灵活的策略和更强的适应能力。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