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那些事2025年09月03日 10:48消息,瑞银指出10月底或成A股分水岭,建议关注两大投资主线。
9月2日,A股今日出现全线回调,三大股指集体下跌,其中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收盘时跌幅均超过2%。尽管如此,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调整只是短期现象。自年初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已超过15%。自7月份起,A股开启了一波强劲的反弹行情,不少机构分析认为,这波上涨主要受到流动性宽松的推动。Wind数据显示,8月A股日均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多个交易日成交额更是超过3万亿元,相比7月明显放量。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虽然短期回调可能引发部分投资者的担忧,但整体趋势依然向好。流动性支撑下的市场反弹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尤其是在政策面保持相对稳定的背景下。不过,投资者也需警惕市场波动风险,避免盲目追高。长期来看,若经济基本面能够持续改善,A股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不过,在基本面尚未出现明显转折的情况下,投资者对后市走势持谨慎态度:当前主要由流动性推动的行情还能持续多久?资金在不同板块之间的轮动速度不断加快,应如何把握其中的配置机会?
在9月1日举行的第22届瑞银证券中国A股研讨会媒体分享会上,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10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或将成为A股行情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流动性会驱动市场延续这一波增长,因为从A股历史上看,其交易量和股市走势是有极高关联度的,目前观察到,这一波流动性的热潮里,散户参与度还不高,更多还是以高净值客户、量化资金为主,但是散户往往在股市开始上涨后3~6个月入市的,后续预计有更多散户加入。
上半年,不少财政和货币政策已提前发力,下半年政策的延续性与新方向备受关注。王宗豪指出,在10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应重点关注消费、行业反内卷以及房地产等领域的政策动向。 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前期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后续政策仍需持续发力以巩固复苏态势。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提振空间依然较大,尤其是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等方面,政策支持仍有进一步释放的可能。同时,“反内卷”不仅是对市场秩序的规范,更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未来在行业监管与公平竞争方面或将出台更多实质性措施。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调整的方向也备受关注,如何在稳定市场与防范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将是接下来政策制定的重点之一。
自DeepSeek横空出世,外资开始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价值,港股作为这一趋势的先行者,近期受到市场热捧。不过,进入8月后,港股出现调整,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当月涨幅分别仅为1.23%和4.06%。展望未来走势,有观点认为短期内A股可能具备更大的上行潜力。一方面,从流动性角度来看,若更多散户资金涌入,A股市场的表现或更为活跃;另一方面,在中报业绩披露阶段,港股盈利预期持续下调,这将对股价产生更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我看来,当前市场情绪正在经历分化,港股虽受外资关注,但短期波动较大,而A股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情绪回暖的双重推动下,或许更具吸引力。不过,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关注基本面变化和市场风险。
在配置策略方面,王宗豪建议,港股投资者可继续采用杠铃策略,而A股市场则更推荐以板块轮动为主导。其中,两大投资主线值得关注:一是“反内卷”主题,锂矿、光伏以及化工等行业的估值相对较低,随着行业持续出清和企业盈利改善,相关板块的估值和股价都有望迎来明显修复;二是以TMT为代表的科技板块,从历史经验来看,由科技引领的行情通常具有较长的持续性,往往能够维持一年左右。
不过,科技股和成长股板块近期波动较大,内部分化明显,这对投资者选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王宗豪看来,应重点关注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尤其在科技领域,龙头企业通常具备显著的规模效应,这种优势体现在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与客户之间的议价能力等方面。投资者可以通过横向对比美国的一些龙头企业,来识别具有潜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从市场表现来看,科技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长期中脱颖而出。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标的时,不应仅关注短期涨幅,而应更注重企业的基本面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内科技企业的成长路径和投资价值。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