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那些事2025年07月28日 12:12消息,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专家呼吁建立国际级交流平台,推动行业发展与国际合作。
上海、北京报道
7月26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拥有了官方的、顶级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对于推动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机构的成立,不仅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更加专业和权威的智力支持,也为市场各方参与者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作用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显现,对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完善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创新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此前,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民政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行了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的揭牌仪式。
7月26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了解,在成立大会上,学会主要负责人名单已确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魏刚担任学会法定代表人;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被任命为学会理事会会长;证监会副主席李超等担任执行副会长。
其中,挂牌仪式在中国证券博物馆举行,吴清主席与李超副主席为“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牌匾揭绸。记者观察到,牌匾揭绸时,现场掌声雷动。
会后,在中国证券博物馆门前,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会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姜富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享了他的参会体验。
《21世纪》:今天参会,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
姜富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资本市场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目前已拥有中国金融学会。此次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其核心意义在于,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将在国家经济全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截至2022年的统计数据,直接融资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占社会融资比例超过30%。尤其是现在国家(强调)要更多推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必然需要更多通过直接融资,把资本、科技和实体的链条打通,尤其要打通科技创新转化成产品和成果的“最后一公里”,这就需要资本市场的服务。
《21世纪》: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的定位是什么?
姜富伟: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是一个全国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
其核心在于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包括证券期货基金等与资本市场相关的金融机构、具备研究能力的上市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研究力量,共同推进学术研究,深入探讨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发展本质。
要加强调研,为国家资本市场相关决策建言献策。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作为一个社团组织,也是非营利性的法人团体,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各方之间的交流。它有助于加强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促进国内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互动与合作。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促进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合作。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上海在国家金融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推动更多高质量的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21世纪》: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大会上的讲话,主要谈了什么?
姜富伟:吴主席的讲话重点阐述了资本市场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深远影响。
比如,吴主席提到了要依托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一本新的顶刊学术期刊——《资本市场研究》。
目前,我们人民银行系统目前已拥有《金融研究》刊物,但在资本市场领域尚缺乏一本高规格的学术期刊。随着《资本市场研究》的推出,它将发挥公开智库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资本市场的一些前沿发展。例如,吴主席特别指出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在资本市场中价值作用的研究。比如,如何提升监管水平,提高资本市场的质量,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还要更好地推动长期资本进入市场,实现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持。这些都是当前的前沿课题,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方向。
此外,吴主席特别指出,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高质量的资本市场必须建立在安全和规范的基础之上,必须是一个风清气正、运行有序的市场。他特别强调要持续加强相关工作,尤其是在“零容忍”方面,这一表态令人印象深刻。 从当前金融发展的趋势来看,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完善和监管的强化。只有在严格监管下,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吴主席的讲话释放出明确信号,即未来在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的过程中,安全与合规将成为不可动摇的底线。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