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财经脉搏,洞察投资热点

专业财经资讯平台 实时追踪全球金融动态

险资狂掀举牌潮:年内21次出手,跑步入场点燃市场新风暴

险资举牌狂潮席卷A股:21次闪电出击引爆市场新变局

财经那些事2025年08月05日 08:50消息,险资年内21次举牌,加速布局A股,引发市场新一轮关注,举牌潮背后释放积极信号,助力市场回暖。

   截至8月4日,保险资金在A股及H股市场累计举牌上市公司已达21次,创下年内新高,一举超越2023年全年举牌总次数。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泰康人寿等十余家保险机构频频出手,举牌标的广泛覆盖银行、能源、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显示出险资对优质稳定资产的强烈配置需求。

   根据原中国保监会2015年发布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举牌上市公司股票》,当保险公司或其一致行动人持有某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5%,或此后每增持5%时,需在3日内通知公司并公告,即构成“举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这一动作已发生21次,反映出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活跃度显著提升。

   参与举牌的机构包括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瑞众人寿、中邮人寿、长城人寿、阳光人寿、泰康人寿、信泰人寿、利安人寿等,几乎囊括了国内主要大型寿险公司。被举牌的标的则集中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等银行股,以及电投产融、大唐新能源、中国神华等能源企业,还有中国水务、江南水务、绿色动力环保等公共事业和环保类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市场成为险资布局的重点。例如,中邮人寿于7月4日增持绿色动力环保H股72.6万股,触发举牌,持股比例达H股总股本的5.0722%。泰康人寿则通过基石投资方式,在峰岹科技H股IPO中获得8.69%股份,构成首次举牌。此外,平安人寿及其关联资管公司年内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并对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各举牌两次;瑞众人寿也在3月12日完成对中信银行H股的举牌。

   从投资逻辑看,华泰证券分析指出,2024年以来险资对高股息资产的偏好明显增强。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传统险种负债端仍维持较高预定利率,导致“资产荒”加剧,投资端压力陡增。而银行、交运、公用事业等行业盈利稳定、分红率高,尤其是港股估值偏低、股息率更具吸引力,成为险资长期配置的理想标的。

   更深层次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正在重塑险资的投资行为。自2023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的IFRS9准则要求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若股票划入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将直接影响利润表波动。为平滑业绩波动,保险公司更倾向于将高股息股票纳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这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仅股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从而有效稳定财务表现。这一会计处理机制,客观上推动了险资对高息股的“抢滩”布局。

   当然,并非所有举牌都仅出于财务收益考量。部分案例体现出明确的战略协同意图。例如,1月24日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时表示,此举有助于优化资产结构、强化银保协同,提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能力。5月7日中邮人寿举牌东航物流,则旨在深化中国邮政集团与东航集团的战略合作,通过资本纽带整合金融与物流资源,助力“交通强国”战略落地。这些动作表明,保险资金正从单纯的财务投资者向具有产业协同能力的长期股东演进。

   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也为险资入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一系列制度性安排正在构建“长钱长投”的良性生态。1月22日,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并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至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显著弱化短期盈利压力。

   7月1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进一步细化考核机制: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年度考核权重均设为30%,而三年周期指标权重达50%,五年周期为20%。这一改革释放出强烈信号——监管层鼓励险资摆脱“季度报表焦虑”,真正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与此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4月8日发布通知,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部分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公司可提升5个百分点,进一步拓宽了险资进入资本市场的空间。这不仅是技术性调整,更是对保险资金功能定位的再升级:从被动配置转向主动支持实体经济,发挥“耐心资本”的独特作用。

   值得肯定的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初见成效。目前已有鸿鹄基金系列、泰康稳行一期、太保致远1号等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入运作。这些基金由保险公司主导设立,专注二级市场股票的长期持有,标志着险资正在探索制度化、专业化、长期化的资本市场参与路径。

   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投资A股比例约为11%,距离25%的政策上限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当前险资举牌潮的兴起,既是应对利率下行与资产荒的现实选择,也是新会计准则与政策激励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保险资金功能转型的重要体现。

   在我看来,这一轮举牌热潮不应仅被视为保险公司“找收益”的被动应对,而应被理解为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信号。当越来越多的“长钱”开始以战略眼光布局优质资产,市场的波动性有望降低,价值投资理念将进一步夯实。更重要的是,保险资金作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其深度参与有助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长周期考核机制全面落地和权益投资空间进一步打开,险资有望在资本市场中扮演更加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角色。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黑翼资产急刹车?百亿量化私募上新速度现两极分化

2025-09-20 01:02

招商信诺高层换帅 王颖将执掌董事长新航向

2025-09-20 00:00

券商监管再升级,5家机构分支机构违规遭严查

2025-09-19 23:59

华泰证券:降息落地金价高台跳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黄金底

2025-09-19 22:54

徽商银行APP推荐产品热衷量化选基,广银高收益产品回报走低

2025-09-19 22:51

国家电网内生新掌门,英大证券迎变革新篇章

2025-09-19 22:50

德意志银行刘佳:港股科技股正经历价值重构浪潮

2025-09-19 22:47

《信托新规来袭:张杨解读回归本源的颠覆性变革》

2025-09-14 10:44

红相股份审计风波引关注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及责任人遭处罚

2025-09-14 10:37

《信托业迎重磅变革:主业回归重塑业务版图》

2025-09-14 09:38

资管出海新图景!基金业亮相投洽会引关注

2025-09-14 09:37

兴民智通控股权生变?5200万股再遭拍卖引关注

2025-09-14 09:33

江苏银行领跑城商行,长三角四小龙共筑3万亿新高地

2025-09-03 10:53

天价劳资纠纷引爆舆论,光大证券能否逆袭百亿营收?

2025-09-03 10:52

瑞银预警:10月底或成A股转折点,两大主线暗藏机遇

2025-09-03 10:48

通信板块盈利回暖,机构重仓凸显投资新风口

2025-09-03 09:51

中信金融资产盈利超61亿,冲刺行业标杆新高度

2025-09-03 09:49

ETF巨头增速放缓,中小机构逆袭登榜:公募上半年盈利新变局

2025-09-03 09:48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金银板块迎新机遇

2025-09-03 08:35

两融余额再创新高,增量资金强势涌入股市热潮

2025-09-03 08:33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与这些优秀平台共同构建财经信息生态

科金社
www.wjgs222.cn 访问网站
科技快讯
news9999.cn 访问网站
文化潮流网
www.kouc.cn 访问网站
量子财讯
www.360shoulu.com 访问网站
查看更多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持续增加中,欢迎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