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财经脉搏,洞察投资热点

专业财经资讯平台 实时追踪全球金融动态

ETF巨头增速放缓,中小机构逆袭登榜:公募上半年盈利新变局

ETF巨头增速放缓,中小机构逆袭登榜:公募上半年盈利新变局

上半年公募赚钱榜:ETF大厂盈利降速,权益系中小机构突围。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正式披露完毕,一些由上市公司控股的基金公司,其半年度收益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部分基金公司在上半年表现出色,为背后的上市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这反映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基金公司的投资运作能力和资产配置水平对股东回报有着直接影响。同时,这也说明了上市公司在资本运作上的多元化布局正在逐步显现成效。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这些基金公司的业绩表现,或许能为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在资本市场情绪和流动性整体回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整体经营状况实现了正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70家公募基金公司(含资管机构)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其中,69家披露了同期净利润,合计达到201.8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0.5亿元。

   进一步来看,今年上半年,共有36家基金公司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实现增长,23家出现下滑,另有7家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多元化、全方位的产品结构,使得头部基金公司的业绩与行业整体走势基本保持一致,而中小型基金公司由于核心业务布局的差异,盈利能力的分化更为明显。

   回顾2025年上半年的资本市场,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步改善以及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A股市场获得了更多支撑。全市场超过3700只个股在上半年实现上涨,带动大型ETF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热点主题轮番表现,为权益类投资提供了进攻方向,也使得以成长性为导向的权益基金吸引了显著的资金净流入。

   在更加积极的投资情绪下,对比2024年同期,头部基金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整体的业绩有所提振。其中,净利润“十亿俱乐部”在报告期内增至5席,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机构则达到38家。

   在公布净利润的公募基金公司中,易方达基金以58.96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8.77亿元的净利润,依旧位居行业第一。与2024年同期的53.74亿元营收和15.2亿元净利润相比,分别增长了9.71%和23.84%。

   净利润规模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工银瑞信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上半年分别盈利17.45亿元、11.94亿元、11.80亿元和11.23亿元,均实现正增长。

   上述五家公募,即是同期5家净利润突破10亿元的机构。其中广发基金在去年同期短暂掉出净利润“十亿俱乐部”后,重新回到了这一梯队中,其最新净利润相较2024年上半年的8.2亿元增长43.54%,在头部公募中涨幅大幅领先。公司上半年的营收,亦同比增长22.17%至38.9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排名第六至第十位的机构依次为天弘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以及华泰证券资管,其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17亿元、7.89亿元、7.63亿元、7.19亿元和7.13亿元。

   2024年前10名的基金公司名单整体变化不大,但在具体排名上有所调整。易方达基金依然稳居行业第一,保持领先优势,而其他公司的位次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从市场格局来看,头部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尽管整体排名稳定,但内部位次的变化反映出各家在产品布局、投资策略以及市场应对能力上的差异。这种微调也说明行业仍在不断演进,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动态变化。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从第二名下滑至第四名。尽管42.5亿元的营收依然在全行业排名第二,但净利润同比仅增长5.78%,在头部机构中因增速相对较缓而被赶超。

   天弘和招商基金是最新公布的前十名中,仅有的两家在上半年净利润出现小幅下降的机构,与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和6.85%。

   此外,汇添富基金和富国基金在2025年上半年未能进入盈利前十名的榜单。数据显示,汇添富基金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8亿元,位列第15位,较去年同期下降30.45%。富国基金则以6.39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11位,同比下滑17.39%。 从行业趋势来看,头部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小规模机构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汇添富与富国作为业内知名机构,此次排名下滑或许反映出市场环境变化及内部运营策略调整的影响。未来,如何提升资产管理效率、优化产品结构,将成为这些基金公司重新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

   在其他管理规模居前的公募基金中,华泰柏瑞基金的净利润也在上半年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收敛,为2.04亿元,同比下降36.16%。

   有公募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作为ETF规模位居第一和第二的基金管理公司,华夏基金和华泰柏瑞在经营业绩上出现下滑,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去年年底以来,头部宽基股票ETF下调管理费率所导致的影响。

   去年11月20日,为落实新国九条和《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有关“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的重要举措,首批6家头部基金公司集体宣布调降旗下大型宽基ETF费率,每年可为投资者降低持有成本约50亿元。

   而在其中,华夏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是目前在降费ETF领域中管理规模最大的两家基金管理人。根据相关基金当时的规模,有公募业内人士曾向记者估算,此次费率下调后,两家基金的平均让利幅度或均超过10亿元/年。 此次费率调整对基金管理人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让利,反映出监管层推动降低投资者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意图。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长期持有ETF的成本将有所下降,有助于增强投资获得感。同时,这也对基金管理人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如何在保持合理收益的同时优化成本结构,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除前述规模或业绩数据居前的公募外,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一亿元的公募共有38家,另有22家公募同期净利润处于千万元级别。这反映出当前公募行业的盈利分化趋势愈发明显,头部机构凭借规模优势持续领跑,而部分中小型机构则仍处于稳健发展的阶段。从行业整体来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监管政策的引导,公募基金在竞争中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能力,未来行业的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升。

   不难发现,相较业务线多元完善的“大厂”,非头部基金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专长化、特色化的的发展路径,其上半年的盈利情况,也与自身在特定领域内的竞争力密切相关。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非头部基金公司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往往通过深耕细分领域来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这种策略虽然在规模上难以与“大厂”比肩,但在专业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上却展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投资板块中,这些公司凭借精准的布局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这说明,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正在逐渐显现出其价值。

   报告期内,26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上行。其中,中欧基金、兴业基金、永赢基金、诺安基金、财通基金、中金基金和中邮基金都取得了超40%的净利润增长。

   而纵观上述公募基金,多数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股市回暖带动权益类产品的规模提升。

   中欧基金和诺安基金均以权益类投资为核心优势,今年以来,科技、创新药等板块表现活跃,推动了公司相关主题产品的收益能力和资金吸引力明显提升。中欧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23%;诺安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43.75%。

   无独有偶,尽管永赢基金以固收业务为支柱,但同期公司债券型基金规模出现缩减,而股票型与混合型产品规模合计增长372亿元,成为公司产品线中推动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一变化反映出公司在权益类资产配置上的积极布局,也显示出市场对多样化投资产品的偏好正在上升。

   一些机构通过特色业务实现了业绩的突破,例如财通基金在定增和FOF业务上的表现尤为突出。据财通证券半年报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财通基金FOF产品总规模创下新高,较年初增长了4倍。在专户业务方面,新发产品数量也持续增长,共发行125只,同比增长1.2倍;新发规模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3倍。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财通基金在特定领域的布局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在FOF和专户业务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不仅反映了其在产品设计和投资策略上的优势,也说明市场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未来,若能持续保持这种发展态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年上半年,也有12家基金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具体来看,除了前述几家大型机构外,中加基金、海富通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公司的净利润同比降幅也超过了20%。其中,与2024年同期相比,中加基金的净利润已跌出“亿元俱乐部”,从1.34亿元降至0.94亿元。 从行业整体表现看,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反映出市场环境变化和竞争加剧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尽管头部机构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内部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未来如何调整策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关键。

   部分规模较小的尾部机构在实现盈利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尽管在今年上半年,东吴基金、浙商证券资管等机构实现了净利润同比转正,但仍有7家公募基金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为东海基金、瑞达基金、南华基金、苏新基金、红塔红土基金、华西基金和九泰基金,亏损金额在百万元到两千万元之间不等。

   对比2024年同期,上述7家机构的亏损程度均有所收窄。然而,随着公募基金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头部机构的领先优势愈发明显。在竞争壁垒不断加高的背景下,中小机构若想实现业绩突破,仍需在战略定位、差异化业务布局以及运营管理的精细化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从当前行业发展态势来看,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机构集中,这既是行业成熟的表现,也对中小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通过精准定位、创新业务模式和高效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突破口,实现可持续发展。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黑翼资产急刹车?百亿量化私募上新速度现两极分化

2025-09-20 01:02

招商信诺高层换帅 王颖将执掌董事长新航向

2025-09-20 00:00

券商监管再升级,5家机构分支机构违规遭严查

2025-09-19 23:59

华泰证券:降息落地金价高台跳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黄金底

2025-09-19 22:54

徽商银行APP推荐产品热衷量化选基,广银高收益产品回报走低

2025-09-19 22:51

国家电网内生新掌门,英大证券迎变革新篇章

2025-09-19 22:50

德意志银行刘佳:港股科技股正经历价值重构浪潮

2025-09-19 22:47

《信托新规来袭:张杨解读回归本源的颠覆性变革》

2025-09-14 10:44

红相股份审计风波引关注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及责任人遭处罚

2025-09-14 10:37

《信托业迎重磅变革:主业回归重塑业务版图》

2025-09-14 09:38

资管出海新图景!基金业亮相投洽会引关注

2025-09-14 09:37

兴民智通控股权生变?5200万股再遭拍卖引关注

2025-09-14 09:33

江苏银行领跑城商行,长三角四小龙共筑3万亿新高地

2025-09-03 10:53

天价劳资纠纷引爆舆论,光大证券能否逆袭百亿营收?

2025-09-03 10:52

瑞银预警:10月底或成A股转折点,两大主线暗藏机遇

2025-09-03 10:48

通信板块盈利回暖,机构重仓凸显投资新风口

2025-09-03 09:51

中信金融资产盈利超61亿,冲刺行业标杆新高度

2025-09-03 09:49

ETF巨头增速放缓,中小机构逆袭登榜:公募上半年盈利新变局

2025-09-03 09:48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金银板块迎新机遇

2025-09-03 08:35

两融余额再创新高,增量资金强势涌入股市热潮

2025-09-03 08:33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与这些优秀平台共同构建财经信息生态

科金社
www.wjgs222.cn 访问网站
科技快讯
news9999.cn 访问网站
文化潮流网
www.kouc.cn 访问网站
量子财讯
www.360shoulu.com 访问网站
查看更多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持续增加中,欢迎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