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那些事2025年09月20日 01:02消息,黑翼资产放缓新品发行,百亿量化私募上新速度分化引关注。
进入三季度,私募年内备案产品热情不减。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31日,今年以来私募市场共备案了7907只私募证券产品,较2024年同期的4340只,同比增长了82.19%。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私募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投资者对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持续增强。在市场环境逐步改善、政策支持不断加码的背景下,私募机构加快产品布局,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从长远来看,这种增长态势有助于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其中,量化策略产品在新发市场表现亮眼。截至8月末,宽德投资以备案118只产品的数量位列第一,黑翼资产和明汯投资分别以112只、101只的备案数量紧随其后。从备案情况来看,中小盘指增类产品受到量化巨头的普遍关注。
不过,对比上半年以及7、8两个月的情况,进入第三季度以来,头部量化私募的“新产品发行”速度也出现了分化。如何保障整体运作的稳定性与策略的有效性,成为在行业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自3月份以来,私募证券产品的备案情况明显回暖,单月备案产品数量首次突破1000只。5月份由于假期因素,行业备案数量有所下降,但6月至8月期间,连续三个月单月备案产品数量均保持在1100只以上。今年7月,私募基金共备案新产品1299只,创下单月新高。8月份备案数量略有减少,但仍维持在1139只的水平。
从管理人规模来看,产品备案的行业集中度依然明显。今年以来有备案产品的2154家私募管理人中,1038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数量仅1只,732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数量2-4只,241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数量5-9只,90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数量10-19只,39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数量20-49只,14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数量不少于50只。
其中,百亿量化私募仍是产品备案的主力军。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今年以来有产品备案的私募管理人共有2154家,其中76家百亿私募管理人合计备案了1936只产品,占比达到24.48%。平均每家百亿私募管理人备案的产品数量不少于25只。 从数据来看,百亿量化私募在市场中的活跃度依然较高,显示出其在产品布局上的持续投入和较强的投研能力。这一现象也反映出量化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吸引力。不过,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和监管趋严,如何保持长期稳健收益将成为这些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截至上半年末,黑翼资产以95只的年内备案数量在全行业领跑,宽德投资以79只紧随其后。
进入三季度,百亿量化私募的产品备案节奏再度出现分化。此前两家管理人在新发产品数量上一度接近,但在7月的备案热潮中,情况发生了变化。截至8月末,宽德投资今年共备案新产品118只,而黑翼资产同期则备案了112只。 从数据来看,尽管两者差距不大,但备案速度的变化反映出不同机构在策略布局、市场判断以及运营效率上的差异。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量化赛道中,备案节奏的快慢可能预示着后续产品业绩表现的潜在走向。此外,这也提醒投资者,在选择量化产品时,除了关注历史业绩,还应留意管理人的持续创新能力与市场响应能力。
进一步来看,在今年7月和8月,备案基金数量最多的前四家私募——明汯投资、宽德投资、九坤投资和世纪前沿,分别在这两个月内备案了41只、39只、37只和36只新产品。从上半年的逐月数据来看,这些机构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基金发行节奏,显示出较强的市场活跃度和持续的创新能力。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私募基金的密集备案反映出行业对后市仍抱有积极预期。尤其是在经济复苏预期增强的背景下,头部私募凭借其专业能力和投研优势,持续推出新产品,既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配置需求,也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市场地位。这种稳定且高效的运作模式,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比之下,黑翼资产在7月和8月期间新增备案的产品数量仅为17只,相比第二季度明显放缓。同时,在备案进度上,该公司有一只产品经历了较长的等待时间。公开信息显示,该产品属于中性策略,于今年7月21日成立,但直到9月4日才完成备案。
无独有偶,同为百亿量化私募的正定投资,在上半年曾以62只的备案数量排于行业第3位,但公司在下半年突然按下了新发“暂停键”,7月以来截至发稿尚无任何新产品备案。
记者注意到,自8月份以来,有业内人士指出,与主观私募相比,量化私募产品在近期的备案时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延长。对此,一位来自北京的大型量化私募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感受到监管在私募产品备案要求和审批速度上的明显变化,大多数产品从成立到完成备案的时间仍维持在一周以内。
据该人士了解,在产品备案过程中,监管部门在特定情况下可能要求基金管理人对备案信息进行补充或更正,甚至有可能将产品予以退回。例如,当投资范围和策略被认定为过于宽泛,或者围绕同一策略密集申报相似产品时,或是基金管理人近期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形,都可能引发监管的进一步审查。
自2025年以来,中小盘风格持续占优,个股波动率明显上升,同时市场日均成交额保持在较高水平,为量化策略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从策略角度来看,今年备案的私募量化产品,仍以股票量化多头策略为主。 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小盘股的表现更为活跃,这为依赖高频率交易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量化策略提供了更多机会。与此同时,较高的成交额也意味着市场流动性充足,有助于提升策略的执行效率和收益潜力。不过,随着市场波动加剧,量化策略也面临更大的风险控制挑战,需要在模型优化和风险管理上持续投入。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今年备案的股票量化多头策略(指数增强)产品共计1666只,占量化产品总数的46.48%。中性策略以798只的数量紧随其后,占比为22.27%。
纵观前述年内新产品备案最多的几家量化私募,也可以发现,中小盘指增产品在管理人的新备案列表中强势领跑。
今年以来,宽德投资备案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股票量化多头策略,尤其是中证500指数增强类产品。黑翼资产备案的股票量化多头和量化CTA策略产品较多,同样倾向于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而明汯投资今年新备案的产品中,包含了多只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向记者表示,2025年私募证券行业迎来新一轮产品备案热潮,其背后主要受多重因素驱动。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2025年私募证券行业产品备案的活跃度明显提升,这与政策支持、市场机遇以及投资者需求变化密切相关。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监管环境日趋规范,为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经济复苏预期增强,也促使更多资金寻求多元化配置,推动了FOF等结构化产品的发行热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私募机构加快布局,积极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首先,A股市场企稳回升,在科技创新政策利好及产业升级预期的带动下,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核心赛道表现活跃,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投资者情绪持续回暖。其次,监管环境持续优化,随着私募行业合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透明度提高,运作规范性增强,为市场参与方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此外,私募证券产品表现出色,尤其是量化类产品在获取超额收益方面表现突出,吸引了更多资金的关注与配置需求。此外,产品创新和策略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投资选项,进一步促进了投资者配置需求的上升。”李春瑜表示。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制定合理的策略容量,成为量化私募在下半年布局新产品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灵均投资首席投资官马志宇指出,今年市场整体表现活跃,量化行业的规模也明显扩大。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全行业在获取超额收益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参与者风险承受能力的提升。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量化策略的广泛应用和行业容量的扩容,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同时,超额收益的改善也表明市场正在向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效率,也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创造了更好的运作空间。
“基于此,我们会在各策略总体容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一个比例,以此来确定当前阶段合理的管理规模。”马志宇表示,“具体而言,我们会将各个产品线的容量进行汇总计算——虽然不同产品线的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部分策略可能在持仓或交易标的上有所重叠,因此不能简单地直接相加。”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