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倡导通过对话与行动推动全球共赢发展。
中美将在瑞典举行新一轮经贸对话。今年以来,从日内瓦到伦敦,中方与美方在经贸领域持续保持沟通,逐步形成共识,体现出双方改善关系、管控分歧的积极态度和努力。在全球局势动荡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美通过对话增进理解、以实际行动推动共赢,不仅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也契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5月以来,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日内瓦和伦敦展开经贸对话,达成了“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回顾过去几个月的进程,中美经贸关系在经历多次波折后,重新回到对话轨道,所取得的每一点进展都来之不易。事实表明,落实两国元首通话中达成的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通过沟通对话增进理解、缩小分歧、深化合作,是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磋商的本质在于沟通,是在求同存异中寻找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在日内瓦,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迈出了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重要一步。通过平等的交流,双方进一步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意义,也更加明确了构建可持续、长期、互利的经贸关系的必要性,相信持续的协商能够有效应对双方在经贸领域中的关切。伦敦经贸会谈延续了这一积极势头,双方以“专业、理性、深入、坦诚”的方式展开沟通,取得了新的进展。 我认为,这种通过对话而非对抗的方式处理分歧,体现了双方在复杂局势下寻求共赢的务实态度。经贸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唯有保持开放和建设性的沟通渠道,才能推动问题逐步化解,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日内瓦经贸会谈以来,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伦敦经贸会谈后,双方保持密切沟通,确认了伦敦框架细节并推进相关落实工作。中方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于7月上旬相应取消了会谈涉及的对华限制措施。双方以行动积累信任的积极信号带动中美贸易有所回升。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对美进出口值从5月份的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6月份的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也明显收窄。有国际媒体评论认为,中美“小步快走”式的积极举措积累了信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方对新一轮磋商始终抱有充分诚意,同时也会坚定维护自身的原则立场和核心利益。从日内瓦到伦敦,中美之间的会谈并非一帆风顺。两国之间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分歧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中方既期待对话能够不断深化,也清楚认识到中美之间消除分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对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并不妨碍双方在一些重要议题上找到共同利益,展现出更多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凝聚共识,对话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随着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即将展开,这不仅是一次双方深入交流的机会,更是为全球带来稳定与信心的重要互动,其影响远超双边关系本身。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对话来管理分歧、探索合作空间,仍是唯一可行的路径。只有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彼此关切,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的结果。
新华社 记者:樊宇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