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财经脉搏,洞察投资热点

专业财经资讯平台 实时追踪全球金融动态

并购基金的中国式突围:重构打法,博弈未来

并购基金的中国式突围:从野蛮生长到智慧博弈

并购基金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需重构打法与理性博弈,寻找突围之路。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安踏收购狼爪、KKR收购大窑、高瓴参与星巴克竞购……近期并购案例频繁出现。近年来,并购领域政策持续发力,从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支持并购重组,到证监会“并购六条”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共同推动了并购市场的火热发展。

   7月29日,“并购破局:存量时代的投退博弈”闭门研讨会在京顺利举行。现场吸引了来自政府投资基金、产业资本、GP/LP以及中介机构的50余位嘉宾参会,大家齐聚一堂,围绕并购市场的政策动向、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并购投资的实际操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精彩分享。

   在圆桌讨论环节,多位长期从事并购投资的机构代表,围绕并购基金策略的演变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分享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战经验和深入思考。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并购基金的运作模式正在经历深刻调整,以往依赖政策红利和资本推动的路径已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一线从业者普遍反映,如今在项目筛选、尽职调查、交易结构设计等环节,需要更加注重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的平衡。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行业成熟度的提升,也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并购项目的更高要求。

   本轮并购热潮中,基金的运作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由早期美元基金主导的并购逻辑,正逐步转向以本土机构为主的人民币基金,呈现出更加注重控制力和产业协同的“控股赋能”策略。 这一转变反映出国内资本在并购市场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也体现出本土机构在资源整合与战略执行方面的能力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未来的并购活动或将更加强调长期价值的创造,而非短期财务收益。这种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并购的成功率,也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优山资本创始合伙人林晓表示,自2024年起,团队更加重视并购交易领域,将此前在美元并购基金中的投资经验引入人民币股权投资市场,通过加强合规管理等方式,为控股企业注入更多价值。在实际操作中,他们与多家大型产业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并同时在中国及海外市场积极发掘投资机会。

   大钲资本董事总经理林小钦分享了其在一家非标工业自动化企业并购交易中的实际操作经验,重点强调了作为投资方在治理结构、组织效能以及企业战略等方面具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他透露,团队已在此笔交易的基础上,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并购整合,进一步加快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投资布局。

   元禾璞华合伙人牛俊岭曾用“收购是外科,整合是内科”这一形象比喻,概括了控股并购交易中投后管理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他指出,在与上市公司合作推进产业并购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节奏与策略的匹配,确保整合过程平稳有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在控股型与参股型并购交易中进一步探索产业整合实践的期待。 从当前市场趋势看,产业并购已逐渐从单纯的资本运作转向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如何在并购后实现业务、文化、管理等多维度的有效融合,成为决定交易成败的关键。牛俊岭的观点不仅揭示了并购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也反映出行业对长期价值创造的重视。随着资本市场不断成熟,未来的并购交易将更加注重协同效应和可持续发展。

   翼朴资本合伙人刘豫莎介绍了围绕产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控股并购交易的实践经验。她认为,“体外并购择机注入”的合作模式能够为并购基金提供更为灵活的退出路径,同时,产业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剥离也成为近两年较为优质的投资机会。

   在并购项目实施过程中,估值认知差异、控制权让渡意愿不足、投后整合难度大等现实问题,正逐渐成为机构难以回避的“冷变量”。

   绿动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国津指出,并购项目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看得准、买得低”这两个关键因素。他在分享收购杜邦旗下清洁技术公司的案例时提到,在确保价格具备足够安全垫、企业现金流稳定的基础上,治理结构的优化能够进一步释放企业的潜在价值。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一观点揭示了当前并购市场中理性与战略并重的趋势。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单纯依赖低价收购已难以保证长期收益,如何通过有效的治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成为决定并购成败的重要环节。这也提醒投资者,在关注交易价格的同时,更应重视后续整合与管理能力的匹配。

   鼎旭投资合伙人郭海涛观察到,好的并购交易“七分靠人,三分靠运气”,投资人亲自“下场操盘”往往面对巨大挑战。在投资经验分享之外,他还提出链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源,搭建生态推动科创企业融资与并购交易的可能。

   疆亘资本副总裁白卫华指出,在当前IPO审核日益严格的情况下,优质项目除了选择IPO退出外,通过上市公司并购也是一种可行的路径;然而现实中,上市公司往往难以接受项目的高估值,而项目实际控制人也不愿因利益让渡而降低估值,导致许多并购谈判在关键时刻陷入僵局。尽管如此,通过并购实现基金退出仍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业内期待国内股权并购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丰源投资的创始人兼CEO符正结合十余年的并购实践经验指出,挑选优质的资产比后期努力进行投后管理更为关键。他提到,国内并购贷款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并购市场进一步壮大,目前丰源投资正在与一些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展开合作,助力其在并购交易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尝试。

   在存量竞争与结构调整的交汇点,并购正日益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和资本退出的重要纽带。无论是人民币基金开始效仿美元基金的模式,向控股和深度赋能方向发展,还是GP们在估值差异和整合挑战中不断探索投退平衡的路径,当前的中国并购市场已处于一轮结构性调整与模式重构的新起点。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黑翼资产急刹车?百亿量化私募上新速度现两极分化

2025-09-20 01:02

招商信诺高层换帅 王颖将执掌董事长新航向

2025-09-20 00:00

券商监管再升级,5家机构分支机构违规遭严查

2025-09-19 23:59

华泰证券:降息落地金价高台跳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黄金底

2025-09-19 22:54

徽商银行APP推荐产品热衷量化选基,广银高收益产品回报走低

2025-09-19 22:51

国家电网内生新掌门,英大证券迎变革新篇章

2025-09-19 22:50

德意志银行刘佳:港股科技股正经历价值重构浪潮

2025-09-19 22:47

《信托新规来袭:张杨解读回归本源的颠覆性变革》

2025-09-14 10:44

红相股份审计风波引关注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及责任人遭处罚

2025-09-14 10:37

《信托业迎重磅变革:主业回归重塑业务版图》

2025-09-14 09:38

资管出海新图景!基金业亮相投洽会引关注

2025-09-14 09:37

兴民智通控股权生变?5200万股再遭拍卖引关注

2025-09-14 09:33

江苏银行领跑城商行,长三角四小龙共筑3万亿新高地

2025-09-03 10:53

天价劳资纠纷引爆舆论,光大证券能否逆袭百亿营收?

2025-09-03 10:52

瑞银预警:10月底或成A股转折点,两大主线暗藏机遇

2025-09-03 10:48

通信板块盈利回暖,机构重仓凸显投资新风口

2025-09-03 09:51

中信金融资产盈利超61亿,冲刺行业标杆新高度

2025-09-03 09:49

ETF巨头增速放缓,中小机构逆袭登榜:公募上半年盈利新变局

2025-09-03 09:48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金银板块迎新机遇

2025-09-03 08:35

两融余额再创新高,增量资金强势涌入股市热潮

2025-09-03 08:33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与这些优秀平台共同构建财经信息生态

科金社
www.wjgs222.cn 访问网站
科技快讯
news9999.cn 访问网站
文化潮流网
www.kouc.cn 访问网站
量子财讯
www.360shoulu.com 访问网站
查看更多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持续增加中,欢迎与我们合作